正在阅读:【思享家】王传宝:学习雷锋的正确打开姿势
首页> 理论频道> 思享家 > 正文

【思享家】王传宝:学习雷锋的正确打开姿势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7-03-05 20: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教授 王传宝

  自196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这个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一次次被冲刷激荡,但雷锋这个名子,依然是信息爆炸时代的高频词,这与其说是一个奇迹,不如说是人们对美好情感和核心价值呵护的结果。不管这个世界怎么变化,雷锋,这个名子,总会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雷锋是一个普通战士,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正因为普通,让人觉得亲近;这个帅气的小伙子似乎又不普通,他有一颗向善的心灵,总是用他的热情去感染需要他帮助的人;他永远保持着一颗进取心,他的短暂的一生就是一段励志佳话;他低调、谦逊而又朴实,甘于平凡,却能够像螺丝钉一样,铆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让平凡也闪耀着隽永的光辉。

  雷锋精神为什么不会过时

  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成为一个永远不老的传奇,不能不让人感叹,发掘和弘扬这一精神的毛泽东对人性的洞悉、对文化哲学意蕴的精准把握。1963年2月22日,毛主席在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时候,是这样解释的: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毛泽东是世纪伟人,同时也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他之所以能够洞察了雷锋精神的精华特征,准确预感到雷锋精神的恒久魅力,正是他从哲学高度把握了雷锋精神的三个维度,这也是他一惯强调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在世界观方面,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无疑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典范;在认识论方面,雷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范,他善于学习,但又不机械呆板,他个性执着,却不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在方法论方面,雷锋虽然思想境界不一般,但却并不显得高冷,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不舍涓滴,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久久为功”。学习他,就是“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雷锋“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对此,“不但普通干部、群众学雷锋,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学”,如若如此,怎愁不能形成一种积极向善的好风气?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它包涵了核心价值观的很多要素,更是真善美的集大成。我们在说道雷锋的时候,往往认为其是“助人为乐”的代名词,其实雷锋精神外延不限于此。他严于自律,艰苦朴素,但又热爱生活。曾有人拿雷锋有块手表而质疑他的“朴素”,这是很狭隘的,这正是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表现。他敬业爱业、自强不息,在哪里都能自觉服从岗位的需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勤勉不弃,精益求精,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他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怀抱着对祖国、对军队、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这不正是今天我们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吗?他忠于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不正是核心价值观的鲜明体现吗?

  雷锋精神在每一个时代,都是美好品质的投射,因之,当然永远也不会过时。

  学习雷锋需要什么样姿势

  “我是雷锋,拿走不谢”,虽然是调侃,也足以说明,雷锋早已沉淀为乐于助人的精神品牌。曾经有个说法,“雷锋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可纵有讥讽解嘲意味,但并不是说不认同学雷锋,恰恰是对机械、形而下地理解学习雷锋的抨击。的确,现在确实存在着一种浮浅的行为取向,在3月5日左右,全社会有一股学习雷锋的“伪高潮”,无论是舆论,还是行动,都存在“一阵风”现象,甚至有些姿势,让人哭笑不得。比如,不少单位,放着好好的本职工作不做,到街上摆摊设点,给行人自行车打气、替人磨刀、帮人理发,等等。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却赶集似的,以至于有的老人闻之变色,因为一天有无数拨学生替老人梳头、理发,让老人应接不暇、啧有烦言。

  这是方法论出了问题,形式主义的作崇,反而解构了雷锋精神的崇高。

  学雷锋,一度是集体的运动,但在集体的运动中,涵化了个体的精神追求,让每一个人以自愿的行动,逐步成为自觉的行为,尽而形成全社会向好,向善的趋势。

  雷锋是一个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个人与集体,公与私的关系,有着哲学层面上的深刻自觉,他为人民服务完全是自愿的。学雷锋自然也是自觉自愿的,从来都不是强迫的,从来没有哪个人因为没有学雷锋而受到惩罚的。人们只会批评那些假学雷锋的行为,因为那是与“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的要求背道而驰。

  学习雷锋,当然需要一些形式,甚至在特定的环境下,需要必要的仪式感,但不能让仪式架空了雷锋精神的实质。雷锋精神的特点之一就是实事求是,任何脱离实际的做秀都与雷锋精神相悖。

  在别人真正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够伸出援手,那是正确姿式。不少人可能都曾为网上的一段视频点过赞:几个纠察正在巡逻,看到有人跌倒,便上前问询帮助,在安顿好后便列队继续执勤,让人对子弟兵“当代雷锋”的风采赞叹不已。

  在本职岗位上安心工作,让职业当成事业做,这也是正确的姿式。

  在别人处于困境时,不惮于伸出援手。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以志愿者的身份,尽一份绵簿之力;以一颗慈善之心,送人玫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手有余香,这自然也是正确的姿式。

  学习雷锋,主要是学习雷锋的精神,让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激励自己乐观向上、潜心工作、服务人民、追求崇高的不竭动力。只有真正理解了雷锋精神,才不会以精致的利已主义为价值取向。

  在温暖别人的同时温暖自己,这时候,讲究的不是具体的姿势,而是陶冶心灵的自我升华。

  雷锋精神永远是时代标杆

  当下,社会上依然有一些对学雷锋活动的不同看法和不同声音,比如,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是违背“利己”的人性的,是不真实的,在社会价值取向多样的今天,应降低道德标准,要“远离崇高”。在他们眼里,学雷锋似乎是一个过时的命题。还有人有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故意脱离具体历史环境和具体语境,对雷锋精神进行解构。种种乱相,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和深沉忧虑。据2月28日电,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召开专题座谈会,对学雷锋志愿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表彰,旨在引领并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扩大覆盖面影响力,从而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歪曲、解构雷锋精神的有力回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有机融合,着力向服务社会治理、满足百姓需求拓展延伸,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参与面更加广泛,开创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雷锋精神所代表的人生追求、价值探索和德性实践,既可以安顿一个人的心灵精神世界,也可以成为时代性、群体性的心灵依托。“雷锋精神”体现的,是人类社会不断奔向真善美境界的不懈追求,是实现他人利益与自我利益有效结合的至高境界,是代表时代道德高地的一个标杆。物质条件越是改善,社会生活越是丰富,利益格局越是多样,思想观念越是多元,我们的民族越需要高扬雷锋精神这面旗帜,我们的社会越需要彰显主流的价值。

  学雷锋是加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雷锋精神,不仅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是我们时代的标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和“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中,强调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学习雷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雷锋精神,这一最有价值的文化符号,为我们这个社会标出了向真向善向美的时代坐标。有这样的精神引领,我们就不会迷失于物欲的丛林,就不会沦陷于道德的沼泽。

  这样的时代标杆,将引领着我们不忘初心,相拥前行。

[ 责编:陈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共同富裕之路

  • 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