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丛虎
在刚刚开幕的全国人大第十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保证6.5%的经济增长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即搞活实体企业,促进企业创新。政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持续实施各项改革,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等。从而为企业营造宽松的环境、激发企业内在活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持续实施税费制度改革为企业减轻税负。过去的一年,我国实施的财税改革已经为企业提供了税费的减免和资金使用的便利。如2016年全年降低企业税负已达5700多亿,并实现了对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而对于2017年的税费制度改革,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答案,其措施也更加具体可行。这包括如下内容:其一,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即要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并将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其二,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如扩大小微企业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的范围,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少一半以上;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等等。我们有信心地看到,2017年将要或正在实施的这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措施必将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其次,进一步强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企业创新铺路。我国自2014年3月开启商事制度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特别是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世界银行《2017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营商便利度排名,由2013年的96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78位。不难看出,已经实施的商事制度改革已经全面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而“先照后证”的改革更是释放了企业活力。应该说,已经实施的商事制度改革已经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而 2017年总理的报告对于商事制度改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继续为企业创新铺好路、垫好石。具体说来,这些措施包括:要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要继续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并对面向大众的“双创”建立起全程服务体系;要清理取消一批生产和服务许可证;要实行多证合一,扩大“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范围,等等。不难看出,报告中提出的对企业创新的支持措施都是非常具体明确,且具有实操性。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又是一个利好。
最后,强化市场监管制度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2016年已经实施的各项市场监督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放管服”改革举措已经初现成效,健全了监管部门职能,整合了市场监管机构、推进了信用平台建设等。不可否认,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主管部门协同合作不够统一、行业主管部门改革动力不够充足、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等。为此,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时弊、切中要害,明确提出了要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同时还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全国统一政务服务平台,等等。这些进一步的改革举措,必将为打造我国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提供坚实保障。
总揽政府工作报告,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家应该感到振奋,应更有信心和干劲。这是因为,2017的各项持续而深入的改革措施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决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的宏伟蓝图,也显示了党中央、国务院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