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创新中与时俱进

2017-04-02 18:44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4-02 18:44:37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网评中心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研究员 乔兆红

  改革开放40年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周密调查论证其可行性,讲究方法与步骤,认真探究各项改革举措,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作风和政治策略。针对中国国情的复杂性、现代化的艰巨性以及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需要正确把握国情的变与不变,才能在现代化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根据世情国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

全面深化改革,在不断创新中与时俱进

  一

  中国的改革力图从早期现代化的路径中,探讨工业化是如何带动社会变化及其对工业化的支撑。40年的改革开放,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生长点及其困顿,因而具有范型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方略,可以说是正在运用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大展宏图”。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是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认识国情,依据国情确定目标、任务和道路,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历史,但他们是在既定、制约着他们的环境中,在现有的现实关系基础上进行创造,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彻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也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只有符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这是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正是在深入把握国情的基础上,毛泽东才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才推动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任何一场改革或一种工业生长发育都离不开原料、市场、劳动力、金融、相关产业、辅助产业、交通运输、人文素质、社会风气等各种因素的孵化与催生。邓小平深知,改革才是硬道理。社会要发展,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在没有任何实践和理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顶着重重压力,努力营造发展的一切必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人指出,人口多,底子薄,百分之八十是农民,这个现实情况应该是中国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反复强调:“承认落后才能克服落后。”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认识,他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制定实施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0世纪90年代,我们党继续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取得胜利。”党的十五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一论述,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制定实施“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胡锦涛同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进而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它完整地解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从而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把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提出始终“牢牢把握最大国情、牢牢立足最大实际”的根本要求,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提出“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深化和拓展了对中国国情的全方位认识。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

  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体制只有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据此可知,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荷兰以商业立国,建立了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推行自由贸易,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大力干预经济。这些国家通过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对经济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以此为鉴,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进行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习近平指出,“改革往往都是从易到难。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我们必须实事求是,根据国情调整经济政策,并且要不断改革,开拓创新。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重视经济政策的调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此,中国政府与时俱进,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和调整,一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在城市进行国企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三是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四是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政府领导和推进的,不仅是在促进工农业生产方面的现代化,而且是探索对整个社会的改革。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除了经济改革,还必须有其得以施展的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终究会触动政治改革,带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随着新政研究的不断深化,改革者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分层如何,这类问题是我们更加完整地勾勒改革历史时序的门径。

[责任编辑:网评中心]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