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球史观的生成有助于全球政治学的构建

2017-04-13 11:19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4-13 11:19:16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蒋正翔

全球史观的生成有助于全球政治学的构建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全球史观、医疗器械审评、城市乡愁建设、教育现代化、楼市调控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王存刚:全球史观的生成有助于全球政治学的构建】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王存刚表示,全球史观的形成,催生了“全球政治学”(Global Politics)的理念和构建全球政治的行动。这种全球政治学不是以往国际政治学的改良版,而是革命版。它将政治学、比较政治和国际政治整合在一个框架内,摒弃了以往功能主义的、区隔国内和国际的做法;它所研究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国家行为体,而是包括各种超国家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由此导致对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的观察更为立体;它所展现的思维不再纠缠于传统的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而是崭新的复杂系统思维;它在价值取向上不再是保守主义或者循环论,而是发展主义或者进化论的。正是基于上述情况,全球政治学比以往的国际政治学在研究议程上更为丰富,其所形成的判断也可能更有解释力。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孔繁圃:建立“分级、分路、分段”的医疗器械审评新模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主任孔繁圃认为,近年来,医疗器械审评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成绩固然可喜,但短板不容忽视,医疗器械审评仍面临诸多风险,亟待化解。事实证明,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往往意味着较大的廉政风险。如何防止掌握“生杀大权”的审评员被“围猎”,不仅涉及其个人的廉洁自律,更关系到公众用械的安全有效。从权力制衡的角度审视,审评权不能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应建立“分级、分路、分段”的审评新模式,将审评任务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并将其分配到配备不同审评资源的路径中审评,重大事项共同商议、集体决策,从而彻底改变单一主审的审评模式。同时,辅之以信息公开制度,让审评人员信息、审评进度查询、审评报告内容等信息触网可查,使审评始终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降低廉政风险。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志平:讲好乡愁故事应增强城市的历史感与文化感】

  李志平指出,如何增强群众对城市的乡愁,是当前基层治理一大课题。一是构建历史感。在城市建设中费尽心力保护和恢复重建历史遗存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城市的现状也将是明天的历史。如果想进一步把根留住,就需要为社会基层治理引入专业的态度和思维。例如,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对城市普通人进行访谈,让沉默的大多数发声,以他们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和人生见闻充实城市历史,在街道社区推动和开展口述历史的实践,让社区口述历史进入档案馆、博物馆,让社区居民随时都能看到社区历史、社区生活和社区先人故事。二是提升文化感。要强化社会基层治理中的文化建设。通过引入文化因素,让社区居民的痛苦和喜悦,成为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从而让孤立的人产生归属感,使零散、疏离的小团体找到联结,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区。

  摘编自《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蒋正翔]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