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制定文化强国战略

2017-05-15 18:0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5-15 18:05:54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蒋正翔

  二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引领力,就是一种价值认同与引导。除了面对国内受众,也要重视在全球范围的价值引领。一方面要避免对国际市场过度迎合,另一方面要防止在国内市场的急功近利。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灵魂。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宣传和阐释中国梦,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提炼和阐发,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使其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三要努力展示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四要努力夯实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核心,是指精神文化,而外在形式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高度重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追求有文化的经济和有经济支撑的文化发展,要靠充满魅力的文化产品和富有市场拓展能力的文化企业来实现。要把文化融入国民经济的体系中来,融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要不断促进高新技术和文化内容的紧密结合,积极发挥大众文化的天然优势,善于运用电影、电视、音乐、网络等传播媒介,扩大中国文化产品的输出,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

  (三)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

  争夺话语权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的战略制高点。一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注重引进和创新先进的传播手段,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现代传播能力,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二是要加快发展文化对外贸易。经验表明,文化“卖出去”比“送出去”效果要好得多,只有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国际市场被实实在在地消费,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进社会主流人群”,才能真正发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对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的国内文化企业,国家应该在产业政策、项目审批、外汇管理、财政支持力度、投融资渠道以及税收政策等方面应予以优惠,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吸引外商投资于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引导他们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另外,中国也要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市场规则的制定和重塑,减轻或消除世界文化贸易的壁垒,促进各国各民族文化自主、平等地交流。

  三是要在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文化展示中,必须将文化的精华和最具魅力的要素呈现出来,关注文化价值,表达我们的文化对人类普遍价值的思考和理解,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休戚相关的共同情怀,切实把握住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四)加快网络文化发展,掌握网络文化领导权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离不开网络文化发展和掌握网络文化领导权。在信息社会,谁掌握了网络传播媒介和网络传播主导权,谁就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广大受众的话语权。强大的资料库功能使网络传播占据了信息交流的制高点,而多点分众传播则进一步加强了网络传播的泛在效应。如何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执政党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大力发展信息文化产业,同时又注重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文化领导权建构的过程,就是其合法性建立的过程,也是获得自愿追随权威的过程。

  (五)重视国家非传统文化安全观,维护国家文化主权

  所谓非传统国家文化安全观,主要是一种基于文明视角的安全形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以颠覆意识形态为唯一内容的狭隘安全观,是一种包含了意识形态在内的,广泛涉及一个国家文明传承、文化发展和文化认同的安全观。文化不仅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大变量,还使国家文化安全走到历史的台前。我们要重视网络信息化引发的文化安全观的变化,采取有力的措施,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主权。

  (光明网记者赵宇整理)

[责任编辑:蒋正翔]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