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吴田:大数据助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

2017-06-01 11:27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6-01 11:27:54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吴田:大数据助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智库建设、“双一流”、教育发展、环境监测、精准扶贫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吴田:大数据助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吴田认为,大数据与智库都是我国的未来重点发展领域,二者联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据科学的进步和数据产业的发展能为智库建设和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智库可以成为大数据发展的实体依托,促进大数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落地。第一,大数据为智库研究提质增效。首先,拓宽智库的研究视野和思路。其次,提高智库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再次,增强智库研究成果展现形式的可读性。第二,利用大数据手段增强智库研究能力,首先,注重原始数据积累,建设多领域的大数据资源库。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引进和培养适应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再次,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工具,实现多元合作共享。

  摘编自《光明日报》

  【陈平原:“双一流”建设既要效率、又要公平】

  北京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指出,由于我国各地差异较大,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时,须认真考虑如何帮助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防止马太效应加剧,既要效率、又要公平。随着“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大学有可能进入一个发展格局变动期。要防止西部某些原来就没有985大学、高等教育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在这次大学重新“洗牌”中受到损害,尤其是由于人才外流而受到损害。大学教师“孔雀东南飞”的现象长期存在,如何帮助西部地区的大学培育、引进、留住人才,这与“双一流”建设同样重要。此外,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地区的大学来说,如何实现人才的在地化,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办好大学的关键,除了生源,就是教师。人才流动是大趋势,比起真金白银来,道德说教往往显得有些苍白。如何让更多高水平教师心甘情愿地留在西部地区的大学,相关部门应有更多对症下药的措施。

  摘编自《人民日报》

  【赖德胜:教育发展应顺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赖德胜指出,教育有独立于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但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劳动力市场状况影响。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需要及时、准确地聆听劳动力市场的声音。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二是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到了中高速,大幅增加就业压力。三是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用工成本大幅增加。四是就业形态发生重要变化。五是出现就业极化现象。因此要相应作出调整,首先,继续扩大教育供给,增加人力资本,创造人力资本红利以替代减少了的人口红利。其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的学生要更有创新创业能力,要更有企业家精神。再次,切实促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共享。第四,全面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继续优化教育结构,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李贝]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