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里伦:让经济学思想体现更多人文关照

2017-06-21 10:16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6-21 10:16:34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金里伦:让经济学思想体现更多人文关照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学、农民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王利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配套教育】

  南开大学中国生态环境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利华表示,环境问题具有空前的复杂性和广域性,因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众多学科共同参与、建设联合教学团队,而且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各类课程和教材。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当前,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成长环境和经历所限,现有教师队伍不论知识结构还是思维方式都存在一定缺陷,不得不学、研、教同时进行,任务重、压力大。同时,由于生态文明教学工作起步不久,难免存在课程良莠不齐、教材辗转抄编、思想彼此扞格、知识相互矛盾等问题。这就急需组织精干队伍,开设优质课程,编写优秀教材。实践表明,开展校际合作、成立教学联盟、整合优质资源和打造共享平台,都是可行的办法。

  摘编自《人民日报》

  【金里伦:让经济学思想体现更多人文关照】

  金里伦表示,坚持以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人文情怀为旨归,是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载体,不仅体现了我们坚定的文化自信,更彰显了中国努力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文化自觉。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精神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不仅拥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而且历来崇尚勤勉不懈、讲信修睦、兼济天下的精神追求,这是我们的文化优势。积极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既要时刻遵循经济学原理与事物发展规律,也要让经济学思想更多体现人文关照,实践中,尤应“以天下万民为事”,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与此同时,还要始终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深入开展人文领域交流合作,以民心相通促进互联互通,让合作更加包容,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让各国在互惠共赢的发展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强大影响力。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李琳琦、梁仁志:农民是近代乡村教育改革中的教育主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乡村教育变革研究”负责人李琳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副教授梁仁志撰文指出,“乡村”是“农村”的代名词。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乡村和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体,农民子弟自然是乡村教育的主体,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改革中,农民却缺席了,而且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其结果是,在近代中国的乡村教育改革中,精英和农民便分道扬镳了,这直接导致了农民在当时乡村教育改革中的缺席。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改革中农民的缺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消极后果:一方面,由于乡村教育改革缺乏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改革变得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农民的“缺场”,使得农村教育改革缺少了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代以后,随着教育改革的如火如荼,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改良或取缔私塾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然而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普通民众对新式学堂的信任并未很好建立,许多地方甚至频繁发生毁学事件;私塾的改良或取缔也效果不佳,私塾仍在乡村拥有重要影响力,在有些地方甚至居于主导地位。

  摘编自《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