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思践悟·十九大】“中国天眼”尽览大国自信

2017-11-26 12:07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11-26 12:07:35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陈城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王丛虎

  11月 23日,随“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交流活动一行参观了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为“中国天眼”。“中国天眼”英文表述为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它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排在阿波罗登月之前、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米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中国天眼”标志着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了重大原创性突破。

【学思践悟·十九大】“中国天眼”尽览大国自信

  2016年9月“中国天眼”工程项目的落成与试运行,2017年10月就发现了2颗新脉冲星,也是中国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这不仅是我国最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也彰显我国大国治理的自信与现代化能力的极大提升。

  第一,“中国天眼”是我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成果。众所周知,FAST项目自1995年11月成立推进委员会,到2016年9月落成启用并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为止,历经22年。22年的建设历程,我国决策者和建设者们经历了发达国家先参与后退出的困境、巨额资金的压力、选址的艰辛、人才的匮乏、自然和生活条件的艰苦等等一系列重大挑战,但是正是基于大国体制、自力更生,并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上下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独立自主完成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成就,也是我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最好注释。

  第二,“中国天眼”彰显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成就和技术自信。FAST项目做为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确定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其天文观测能力具有世界领先地位已毋庸置疑,而其在其他方面所取得超凡技术自主创新也引人注目,如在设计技术方案等6个方面实现科学和技术的重大突破,还攻克了索网等诸多技术难题,形成了12项自主创新性的专利成果,其中发明专利7项。这些成果都是我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完成,也是我国技术自信的最好证明。

  第三,“中国天眼”是人民勤劳勇敢、文化自信的最好回报。在FAST项目22年建设的艰辛历程中,有各级决策者们科学而智慧的研判与果敢,有以中国科学院天文学家南仁东为首的科学家们的勤劳、勇敢、智慧以及无私的付出,有我国航空工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刻苦钻研与顽强拼搏,更有当地质朴的搬迁农民的积极支持与通力协助。正是这些不同岗位的人民对党领导的拥护、对民族复兴的渴望、对祖国富强的支持,才筑起了“中国天眼”的牢固长城,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中国文化自信的无穷力量。

  第四,“中国天眼”是我国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示范与标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中国天眼”工程项目落户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组织当地村民扶贫搬迁到更好的地方,并在当地建起了天文小镇,发展科技旅游业。正是FAST项目的投入运行,引来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和天文爱好者,进而让大山深处热闹非凡、焕发了勃勃生机。这带动了旅游、增加了村民就业、提高村民收入,也实现了精准脱贫。“中国天眼”工程科学系统的规划与设置堪称一个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范例。

[责任编辑:陈城]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