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魏际刚、赵昌文: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质量领域的监管作用

2017-11-30 11:4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11-30 11:45:18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魏际刚、赵昌文: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质量领域的监管作用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中国制造、PPP模式、全面深化改革、“四个伟大”、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魏际刚、赵昌文: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质量领域的监管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指出,促进中国制造业质量提升,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质量领域的监管作用。首先,要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尽快研究制定并完善产品安全、产品担保、产品责任等方面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强执法体系建设,对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严格执法。其次,要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完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质量计量、检测溯源能力。此外,要完善政府质量监管体系,严格政府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监管责任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格局。

  摘编自《光明日报》

  【匡贤明:标本兼治,营造PPP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中国(海南)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表示,当前PPP之所以不规范有着深层次的原因,需要加快推进相关制度的创新,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出具违规的收益率承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本对未来的预期并不稳定;之所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推进PPP,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急需建设资金而又缺乏稳定融资途径。出台规范化举措,可以在短期内防范风险的形成和漫延,但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加快制度创新。如加大市场开放力度,使社会资本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进一步规范地方债发行,形成阳光而稳定的筹资途径;加快稳定民营企业家的制度预期,使预期收益率主要由市场形成而不是由政府来兜底。规范监管和制度创新双管齐下,标本兼治,方能形成PPP健康发展的大环境。

  摘编自《经济日报》

  【叶小文:破除改革“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指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大政方针已经确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已经明确,要以巨大的改革锐气勇敢地实施起来,破除改革的“中梗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跑出改革的“最先一公里”。而各项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步,就是改革者历尽千难万苦、经过长途跋涉需要跑完的“最后一公里”。这个阶段往往也是改革阻力最大的地方,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最后瓶颈,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最后一环。如果不集中力量加以突破,如果不持之以恒攻坚克难,改革方案和政策意图的实现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最终让老百姓望洋兴叹,对政府改革的决心、诚意和执政公信力丧失信心。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是对承担改革任务的各级政府执政能力、改革决心、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最大考验,也是对改革者改革韧劲的最后检验。

  摘编自《人民政协报》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