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陈肇雄: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2017-12-03 10:55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12-03 10:55:35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陈肇雄: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现代化经济体、网络强国、社会主要矛盾、政党、全面深化改革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吕薇: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认为, 现代化经济体系与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区别,是发展模式和动力的转变:发展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从速度型向效率型发展转变;经济增长动力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要素生产率提升。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特别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处于从数量积累向质量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对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以创新实现发展方式和动力的转变。二,以创新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三,以创新增加有效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四,优化区域创新要素布局,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总体来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摘编自《经济日报》

  【陈肇雄: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认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网络发展道路。现在,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技术、产业和分工格局深刻调整,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自主创新,促使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全面融合,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网络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战略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统筹解决一系列重大发展问题。要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竞争制高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打造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数字经济新形态;要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提升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要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效率;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求是》

  【李君如: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表示,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深刻的阶段性新特征。一方面,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均有较大提升,经济总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另一方面,我们的经济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今天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两重性的。一方面,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更高更宽了,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各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我们的发展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两方面的阶段性新特征及其表现,集中起来,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

  摘编自《河南日报》

  【叶帆:永不僵化的自我警醒铸就青春永驻的政党】

  叶帆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6年历程。96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已过耄耋之年,但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依然洋溢着青春活力,恰风华正茂。正是永不僵化的自我警醒铸就了一个青春永驻的政党。这对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尤为重要。僵化的体制虽然是整个社会的枷锁,却是既得利益者的温床,既得利益者通过维护僵化的体制不断固化自己的利益。所以,体制弊端容易看清,但体制改革殊为不易。当前西方政党政治遭遇各种困境,党争无休无止,重要原因也是利益固化。我们党为什么能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弊端?因为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没有私利的中国共产党能从民族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进体制改革。

  摘编自《人民日报》

  【阚阅:我国教育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时期】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阚阅表示,新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形势要求教育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教育不仅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肩负着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使命,教育正逐步走向扩大全球治理改革议程的前沿。十九大后,中国将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也必将以更加积极和负责任的态度推动全球教育治理进入新时代。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机遇,也是中国作为一个不断崛起的大国的担当。中国教育工作者将迎来更广阔的舞台。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光明网记者 李贝整理)

陈肇雄: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