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慕课】尹建军:政治建军

  【本课主题】

  政治建军

  【主讲嘉宾】

  尹建军,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处调研员。

  【文字实录】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党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军队当然也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就要求抓好军队的政治建设。

  一支人民军队,唯有不忘初心、固本开新,才能行稳致远。

  2014年秋天,习近平亲自率领400余名军队高级干部走进古田,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开宗明义地说:“我提议到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就是要寻根溯源、正本清源、温故知新,引导全军思考我军是怎么走过来的,现在的问题和差距在哪里,下一步要往哪里走,新形势下要成为一支什么样的军队。”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鲜明地提出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确立了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大方略,矗立起人民军队历史上又一座里程碑。从此,人民军队政治建设翻开了新的篇章。

  这个新篇章的第一笔就是:军队跟党走,强军先铸魂。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早在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主席第一天,面对新一届军委班子,他就这样强调: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2017年8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再次要求: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这些高屋建瓴的重要论述,翻开了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方略的时代新篇。沿着习近平开辟的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道路,全军始终把听党指挥作为军队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官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和铸魂同时并举的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传承红色基因。

  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的90年,凝结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革命传统、顽强的战斗作风,这些都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5年来,习近平到部队视察数十次,每到一支部队,都要走进军史馆、荣誉室,反复叮嘱官兵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5年来,红色血脉永志不忘,传家法宝历久弥新。人民军队90年培育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一茬茬革命军人身上生根发芽、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和铸魂相反相成的是,要大力革除沉疴流弊。

  数年来,习近平对“作风决定成败”有着深深的忧虑。他说,“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关系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关系军队形象和战斗力建设,关系军队的生死存亡。”这样的忧虑深深地震撼了军队,震撼了国人。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当月,中央军委印发《中央军委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习近平和军委其他同志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实际行动为全军立起了标尺、作出了表率。

  全军上下闻令而动,反“四风”、正作风,在各领域全面展开、纵深推进,紧盯人、财、物、权等关键要害,精准发力、重拳出击,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已经渗透到军队工作的方方面面。

  关系铸魂成败的是:军队要坚持从严治党,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从在党的领导下打响南昌城头第一枪,到三湾枫树坪把支部建在连上;从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到延安整风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经过血与火的征程,我们得出一条久经检验的真理,那就是: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2013年11月6日,习近平在接见全军“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必须把军队党的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根本着眼点,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思想和组织保证。

  随着党内政治生活越来越严肃规范,军队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走过90年光辉征程的人民军队,正阔步奔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守不变的军魂,书写时代的荣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