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慕课】陈曙光:价值观自信需要有定力

  【本课主题】

  价值观自信需要有定力

  【主讲嘉宾】

  陈曙光,1975年生,湖南浏阳人。教育部首届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马工程”专家,教育部“马工程”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兼任中央编译局国家高端智库特约研究员,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湖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延安大学兼职教授。近年来,关于“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话语”的研究成果获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多位省部级主要领导重要批示,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2016年5月17日,应邀出席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文字实录】

  现在有些人没有自信,总觉得中国这也不对,那也有问题,总以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缺乏价值观自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面对价值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间距和落差,缺乏定力,自我贬低、自我矮化,自己看不起自己;二是面对西方巧言令色的忽悠和价值观围堵,面对西方编织的普世价值陷阱,缺乏定力,缴械投降、投怀送抱,自己打垮自己。

  价值观自信需要有定力。

  一方面,要正确看待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间距,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必然有间距,否则就不成其为理想。健步走向富强,贫富差距依然很大;中国式民主有序推进,但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号称文明古国,却面临着割裂传统的危机;建设和谐社会,却潜藏着不和谐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它还不是一种完全成熟了的事物。不能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就失去自信,失去定力。

  如何看待价值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间距和落差?这首先是一个方法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当今中国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有主要的一面,也有次要的一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有问题的一面;有令人振奋的一面,也有令人忧虑的一面。主要的一面表现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中国经济规模的变化前所未有,中国工业化、信息化的进步前所未有,中国市场化、国际化的程度前所未有,中国城市化、城镇化的变迁前所未有,中国贫困人口减少的规模前所未有,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非主要的一面表现为:资源环境的问题,贫富差距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公平正义的问题,腐败的问题。这“两面”都要看到。同时,这“两面”有主有次,其中成绩是主要的,问题是非主要的,看问题要看主流、抓主要的一面。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大胆地肯定成绩,又要勇敢地直面问题,既不能因为成绩伟大而忽视问题,盲目自大;也不能因为问题凸显而否认成绩,失去价值观自信。

  综上所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确立的价值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是否有落差、有间距,而在于现实是否趋向于理想,理想是否逐步成为现实。现实可能无限地逼近于理想,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间距永远不会等于零。现实理想化与理想现实化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另一反面,要破除对西方价值观的迷信和盲从,决不能落入西方的普世价值陷阱。

  “价值观输出”是西方国家的“崇高使命”和“伟大目标”,是西方主宰世界的另一种方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公开宣称,我们“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其目标就是西方价值观统治世界,实现思想的征服”。从“历史终结论”到“世界趋同论”,从“文明最优论”到“别无选择论”,从“文明冲突论”到“价值观外交”,从“民主和平论”到“普世价值论”,从“C形包围圈”到“亚洲繁荣之弧”,无不体现西方对中国的价值观围剿。

  然而,问题在于,西方价值观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吗?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命运不同,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不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在各国不可能只能有一种实现形式。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由、民主、人权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只能由自己来书写。

  我们不复制西式民主,因为我们要建设中国式民主;我们不抄袭西方价值观,因为我们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照搬西方那一套,因为我们自己的一套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总之,价值观自信是“最硬”的软实力。一个连价值自信都没有的民族不可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赢得世人的尊重;一条缺乏价值自信的发展道路不可能写上“中国”的名字,号称“中国道路”;一个缺乏价值自信的国家也不可能突破西方的重重围堵,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价值观自信应该成为我们最有力的武器,13亿中国人的执着坚守足以撑起整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足以筑起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足以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雷霆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