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东北抗联精神体现着民族气节

  【本课主题】

  东北抗联精神体现着民族气节

  【主讲嘉宾】

  张鹏一,2005年,任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筹建处副主任,2007年任馆长、东北抗联史实研究中心主任、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主任、《东北抗联史实研究》杂志总编至今。先后荣获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先进个人;本溪市、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本溪市依法治市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编辑出版了学术论文专集,70余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进入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资料库。创办《东北抗联史研究》学术刊物,已发表论文200余篇,编辑出版《浴血的岁月》、《不朽的旋律》、《永恒的记忆》《东北抗联歌谣》等抗联史书,推动了抗联史学术研讨和抗联精神宣传活动的深入开展。

  【文字实录】

  面对凶残的敌人和艰苦的环境,东北抗联将士表现出宁死不屈的气质。为了切断东北民众与东北抗联的联系,对抗日游击区和兵队实现隔离,抗联老战士讲枪不响肚子就响,就是说你要想不饿肚子就得打,靠战斗和流血牺牲去获取。抗联将士长期在密营当中说到挑战,当时流传的一首歌谣,说森林是亲家乡,抗联老战士说晚上不敢睡觉,互相挤着睡,一不注意第二天早上起来一条腿冻僵了,不能走了。

  那时候药品被日本严格控制,只能用摘草药治疗。有一次一个战士被子弹打中,因为没有药品,他让其他战士用钳子把子弹拔出来。东北抗联第一陆军副总指挥患有严重的血糖病,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病饿交加,在日本一次围剿密营时不幸牺牲了。他曾多次回家为抗联取给养,1937年2月11号,当时正是春节,敌人在那天围剿密营,宋田(音)为了掩护车队,他壮烈牺牲。

  抗联将士没有被恶劣的生存环境所下倒,在日本军面前也没有屈服。我这里讲四个事迹,第一个事迹是一座名山铸英魂,1938年3月,抗联五师,一连的16名战士,他奉命前往小谷山,这个小谷山名不见经传,当时有300多名敌人前来围剿,16名战士基本上都是猎人出生,连长被称身枪之王,16位战士还是在激烈的战斗中,他的弹药被打光了,连长命令两名通讯员先撤,然后他们拉响手榴弹向敌人冲去。

  第二个事迹,1938年10月,抗联五军一师100多人到黑龙江汾河遭到敌人包围。部队决定第二天早晨渡河,第二天妇女团准备先渡河,被敌人发现,敌人重火力突击。冷云当时是妇女团指导员,他和几位战士从背后攻击敌人,敌人不知所措,又回来攻击这八位女战士。后来他们也是子弹打光了,八位女战士这个时候毅然决然的互相挽着手步入了波涛翻滚的河里,他们其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才13岁。

  再一个事迹,抗联第一陆军第三方队总指挥陈汉中,参加抗联后敌败日军,敌人就逮捕他的父母和妻子逼迫他们去投降,敌人计划破产了,后来在1941年12月将陈汉中包围,他的右手遭到重伤,他还是和敌人搏斗,日军用刺刀挖去他的双眼又割去他的舌头,他还是怒吼着,但是始终没有让他屈服。

  再一个事迹,叫一腔热血报中华。1940年2月23号,杨震宇将士在江西被敌人包围,敌人劝他投降,杨震宇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不能向外国人投降的,然后他用子弹回答敌人投降,激战中将军身中数弹牺牲。这个时候敌人就疑惑,在食物切断十几天的情况下,在冰天雪地里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残忍的敌人就把他腹部抛开,结果发现将军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全是树皮和草根、棉絮,在场的日本人就说中国竟然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还为他树立了一个目标以示敬畏,真正的军人。

  东北抗联冻死不屈服,饿死不屈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战斗精神。勇于献身、不畏牺牲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东北抗联成为一支打不烂,打不垮,打不死的铁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