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共建“一带一路”是世纪倡议

  【本课主题】

  共建“一带一路”是世纪倡议

  【主讲嘉宾】

  姚培生,1945年10月生于江苏省太仓县,1964--1972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73年入外交部工作,苏联解体前曾任中国驻苏联使馆随员、二秘、一秘;1993-1995年任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副司长,同期任与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四国边界谈判中方组长。1995年至2005年先后任中国驻吉尔吉斯、拉脱维亚、哈萨克、乌克兰大使。2006年退休。2010年曾任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副总代表。现为中国亚非交流协会理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员。

  【精彩论述】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我认为,“一带一路”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根据沿线国家的实际需要,将我国与周边、与亚欧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编织共同利益网络,让周边国家从中国发展中收益,同时我们也从与周边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中受益。一句话,共同发展,相互受益。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国外某些人故意曲解中国的倡议,比如“扩张论”、“威胁论”、“走西方殖民主义老路”等等。这类伪命题的实质就是不希望中国强大,害怕中国一旦真正强大,会与发展中国家一起改变现今的国际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大大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如此,搞强权政治的少数国家就不会舒服了。他们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天,所以就不停地制造麻烦,绞尽脑汁用政治、经济、军事各种手段削弱中国的影响。还在上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利用联合国人权会议,借口中国人权问题,连续10次搞反华提案,但没有一次得逞,最终灰溜溜收场。根本原因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站在中国一边,始终力挺中国。所以,当我们的国际话语权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这些发展中国家对我们政治上的宝贵支持,特别是黑非洲的兄弟,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那些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与西方老殖民主义类比的人,别有用心地说中国也要走那条老路。实际上,对历史,中国人最有发言权。西方殖民者走的发家之路,实际是害人利己的血腥之路,中国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得到了什么?战争、割地、赔款、饥饿、死亡、眼泪……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会、也不应该忘记那段屈辱史。因此,当少数国家在国际上拿人权问题压中国的时候,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斩钉截铁回答他们:“你们看看自己的历史吧,你们没有资格妄评中国的人权!”

  实际上,中国是世界上最仁慈最温和的大国:受人之惠,始终铭之;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中国人不忘他人之恩的秉性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价值。这里,我有必要提一下古丝绸之路。尽管它是东西方民族一起走出来的,但是这条路上形成的和谐、包容、平等、友善的遗产与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这样。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互通有无,交换物产,结交海外友邦,而不是屯兵用武、攻城略地、搞殖民主义,尽管那时中国有足够的条件和实力。

  还有,从福建武夷山起始,经蒙古、俄罗斯到达欧洲的万里茶道,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大度、包容。利用历史上的万里茶道,加强中蒙俄之间合作的倡议,也是习近平2013年3月首访俄罗斯时在公开演讲中提出的,他在2013年实际提到了“一道、一带、一路”三条线。可见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有历史基础的。

  现实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加快发展、提升合作水平的需要。例如,二十多年前,中亚地区新独立国家与我国建交后不久,就开始探讨复兴丝绸之路问题。1994年春,我陪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首次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4个中亚国家,双方都提到了古丝绸之路。当然,那时还局限于增加公路、铁路运输量的具体问题,还不是现在这种站得较高、看得较远的构想。随着双边经济往来不断扩大,大家都需要规模更大的合作规划。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正是随着宏观经济发展变化而提出来的,而不是突发奇想凭空而来的。今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这个文件对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的倡议作了最权威全面的阐述,描述了倡议提出的背景,确定了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和合作机制,介绍了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和中国已有的共建基础以及最终目标。文件对福建的区位优势有明确描述。我昨天听福建同志说正在加快规划,以早日实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