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天下情怀超越“零和博弈”

  【本课主题】

  以天下情怀超越“零和博弈”

  【主讲嘉宾】

  乔良,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1984年至1988年先后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北大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享首批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3月获全军首批“一级文学创作”职称;空军专家委员会委员;二炮军事理论专家咨询组成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逾数百万字。除文学创作外,长期潜心于军事理论研究,为我国著名军旅作家、军事理论家、军事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9年,与王湘穗合著的军事理论著作《超限战》一书出版。被美国西点军校列为学员必读书目和美国海军学院正式教材,更被意大利陆军总监米尼上将称为当代军事名著。

  【观点摘编】

  对中国而言,如何应对美国的遏制,这就有一个是“被撵下车”还是“主动下车”的问题。但不管被动还是主动,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从捆绑到脱钩的问题,这并非易事。

  中国今天之所以能够成为制造业大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市场,而美国之所以能在过去二十年间让GDP比此前200年的最高值整整翻了一倍,则主要不是缘于其科技创新,而是得益于廉价获得中国产品和低息使用中国资本。这是一种双向的依赖。

  美国为什么不断发行国债,就是因为美国人没有钱。有人会说,美国人不是可以印钱吗?然而美国人很清楚,无休止印钱,美元就会无休止贬值,于是他们发明了另一个办法,就是让美国的资本项目保持顺差。也就是发行国债,从国外借钱;输出去的钱再借回来,这样就在全球形成了一个资本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中国成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国购买美国的国债几度达到20000亿,中国自身的外汇储备一度达到40000亿,去年是38400亿。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资本,并且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这就带来了很多大家不能理解的问题。有人说,中国这么多外汇,我们为什么不自己花掉,要让美国人享受中国的发展成果?这说明了人们对中美经济捆绑这一无奈的现实认识不够。中国为什么借钱给美国?并不是因为我们要做慈善。而是中国在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

  中国经济与美国市场捆绑太紧,在自身经济完成升级转型之前,还无法立刻与美国经济脱钩,特别是东南沿海那些中低端产品出口,还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美国人购买力下降,将直接冲击甚至击垮这些中国产业和企业。这种时候,要解决经济问题肯定不能用情绪化的方式,而只能通过有效的战略和策略去一步步化解和改变。这就需要中国主动的“摘钩”,而并不是被美国撵下车。当然,中美双方的愿望都差不多,都想让中国下车。这是两国的战略,关键就是看谁能笑到最后。

  对此,中国要做到的第一点,就是要挺住。今天整个世界的经济很糟糕,因此中国决不能比对手先倒下去,今天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一种自救,“一带一路”既是一种战略选择,也是一种自救,要让自己的经济重新迸发生机,就必须发挥中国的长处让自己挺住。

  美国也有自己的长处。美国人喜欢拳击。拳击这项运动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国人崇尚实力的风格,直来直去,重拳出击,最好一击KO(击倒获胜)对手,一切都很明确;中国人则相反,喜欢模糊,以柔克刚,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动作都化解掉。因此中国人喜欢打太极,而事实上,太极确实是一门比拳击更高妙的艺术。“一带一路”运用的正是这种思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