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础

  【本课主题】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情感基础

  【主讲嘉宾】

  李道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学习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台湾问题、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科技部课题《中华文化与国家统一的历史文化基础》等,先后出版专著《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神秘与理性—庄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礼—人际文明的规则》等著作。主编《统一战线与一国两制》、《中华文化概要》、《中华文化与民族凝聚力》、《全球化与中华文化》等著作多部。在香港《中国评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央社院学报》、《管子学刊》、《周易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80多篇。

  【精彩论述】

  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形成与《周易》有着直接的关系。

  《周易》的卦爻辞中包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处处提醒人们在身处顺境时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在身处逆境时要谨慎戒惧、自强不息,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困境,化险为夷。《周易》认为事物总是处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之中,正如《泰》卦九三爻辞所言:“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否极泰来,泰极则否,事物发展到顶点就要转向反面。所以在身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方能保证长治久安。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时刻充满着忧患意识。

  孔子《论语·学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不注重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照道义的原则去行动,有了过错不能及时改正,这些就是孔子目睹春秋末期现状而产生的忧虑。

  《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管子·重令》:“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战国策·楚策四》:“于安思危,危则律安”。

  《左传》:“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周易》:“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史记》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表达的是对天下历史文化失传和国家兴亡的忧虑。

  《贞观政要·政体》:“自古失国亡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

  陆游《病起怀书》:“位卑未敢忘国忧”。

  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苏洵《管仲论》:“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忧患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何谓忧患意识?

  所谓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超越自我利害、荣辱、成败,而将世界、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系于心中,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的决心和勇气。简单地说,忧患意识就是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患难而产生的忧虑和思索。因此,忧患意识包含着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忧患意识贯穿在整个中华文化发展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人生哲学和生存智慧的体现。正因为有浓厚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仍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台湾学者徐复观先生认为,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忧患意识是一种使命意识

  忧患意识不是悲观主义和厌世主义,而是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承载着深厚的民族精神。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体现。正因为有浓厚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仍绵延数千年未曾中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强化忧患意识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思想素质,有利于人们发现社会发展中的潜在矛盾、风险和困难,有利于人们在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自己的既得利益。

  强化忧患意识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强化忧患意识有利于凝聚全体中国人的意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