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党校科研部调研员 尹建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统一,既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根本任务,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就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对人民群众的热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基因、酵母和土壤。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守住这方沃土。
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基石。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基石,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科学性,这一点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第一,马克思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最终发展趋势。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正确地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向。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由它决定的社会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第二,马克思主义是在继承人类思想史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结晶和升华,借鉴吸收了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等各学科各个领域中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第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科学指南,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是其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必定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并且每一次发展和创新都在不断证实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它的务实而开放的品格始终是正确的。
对共产主义的追求是共产党人永不懈怠的元气。共产主义信仰是近代以来引领中华民族在落后与挨打的屈辱中浴火重生、走上复兴之路的精神路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华民族的百年巨变中能够建立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的精神之源。共产主义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科学的社会制度和思想理论。信仰共产主义并非仅仅因为我们选择了共产主义,根本上是由其科学性、理想性、现实性决定的。第一,共产主义信仰有由其科学的逻辑和依据。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论论证和世界观表达。它以彻底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精神,科学地揭示了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外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人们呈现出了一幅人类社会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总画面,并以此指导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探寻到了科学依据。第二,共产主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鲜明地体现在其理想性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传入中国的第一天起,它就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等、大同等价值观紧紧结合在一起,不仅赢得了许多以中华崛起、民族复兴为理想的知识分子的认同,也获得了许多渴望和平安宁生活的底层民众的支持。中国共产党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就是把建设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迄今为止,这种信仰仍然是仁人志士实现报国飨民远大理想的共同选择。第三,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凝固化、终极化甚至遥不可及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在为其奋斗的长期过程中的每个具体阶段都有其现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推进一步,就是在向美好的共产主义靠近一步。要深刻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既不能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能因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讳言甚至丢掉远大理想。
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是共产党人价值判断的坐标。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是否准确,最根本的是要看其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共产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实,最根本的是要看其为人民群众做了多少事情。处理不好和群众的关系,背离共产党人的宗旨,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证明,无论在什么时期,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党能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党群关系就能和谐,精神家园就能坚固,困难就能克服。因而,领导干部必须切身服务群众,倾听群众,依据群众的反馈不断修正自己的精神坐标,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幸福的最高体验是服务人民并得到人民赞同。真正热爱群众,真正为群众做事,就能够无愧无悔,无私无畏,在践行宗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以此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