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策马扬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2018-02-11 16:29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2-11 16:29:43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澍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李玉峰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的任务。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中心议题,进一步明晰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所在,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建设绿色发展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一直追求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经历了从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过程。将“美丽”纳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体现着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彰显了党对国情的深刻把握和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实现“美丽”梦想,要求走出一条区别于欧美现代化的新道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建设绿色发展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人民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发展进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日益显著,产品总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环境指标仍处于高位运行,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等方面不尽合理。应对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带来的挑战,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变革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分配方式,尤其是切实改变过多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包括绿色发展体系在内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跨越由“量”到“质”的关口,实现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依托和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经济体系内的其他部分在相互作用中一体建设、一体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以及能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尽管这七个方面的侧重不同,作用各异,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仅就建设产业体系与建设绿色发展体系的关系来看,前者着力于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以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力转换;后者则着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虽然二者的要求、目标不同,但无论是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还是通过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都既是建设产业体系的内容,也是建设绿色发展体系的任务。离开了产业体系建设,绿色发展体系建设也难以有所突破。

  建设绿色发展体系,涉及经济、社会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关系着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流通方式、生活方式、创新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当前,建设绿色发展体系需要从以下方面展开:树立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经济能源、文化科技、制度体系的绿色供给;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加快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落实这些任务,既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制订近期计划努力推进,又要认识到无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树立和践行,还是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抑或是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都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风正济时,自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

[责任编辑:李澍]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