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杜玉琼:弘扬法治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之灵魂

2018-02-23 11:03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2-23 11:03:53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澍

杜玉琼:弘扬法治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之灵魂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法治精神、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自信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杜玉琼:弘扬法治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之灵魂】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杜玉琼指出,法治精神就是在法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大家一致认同的法治理想状态,不但包括人们的理性精神、诚信守法的精神、尊重法律权威的精神、权利与义务对称的精神、依法维权和依法解决纠纷的习惯等,还包括法律至上、公平正义、保障人权、权力制约、社会和谐等价值追求。要使全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如果没有弘扬法治精神这个法治素养灵魂的引领,法治的躯壳就失去了生命力。应当将法治精神贯穿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整个法治过程中,为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伟大实践指明方向。

  摘编自《光明日报》

  【玉丽:把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玉丽表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的振兴;乡村教育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基础。要办好乡村教育,师资是关键,必须把乡村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师资可持续发展机制。应抓好几方面工作:第一、建立良好的乡村教师激励机制。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第二、以提升教师待遇和发展空间为核心,健全落实乡村教师各种保障措施。第三、创新灵活多样引进教师方式,建立教师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第四、以激活本土人才为根本,健全农村教师培养机制。第五、完善乡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第六、研究制定符合乡村及艰苦边远地区实际的教师提前退休政策。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王钰鑫: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考卷】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研究员王钰鑫认为,答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份考卷,在更加复杂的条件下、更加广阔的领域中、更加宏大的规模上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承担起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这既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如此,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继续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摘编自《广西日报》

  【王义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好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推动构建新型政党关系、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治理模式。中国共产党汲取五千年中华文化大同思想精华,继承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借鉴西方政治文明共同体经验,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为主题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呼吁世界政党以人类超越选民关注,以命运超越政权追求,以共同体超越选举思维,开创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的有机统一新局面。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当代践行者。“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从1848到2018,从马克思经典著作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条为人类谋福祉、为世界求大同的主线,贯穿始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将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蓬勃生机,同时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自《文汇报》

  【郝永平、黄相怀:增强学术自信,以学理打动人心】

  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郝永平、黄相怀认为, 中国学者向世界讲清中国道路,不能空喊口号,不能自说自话,不能强加于人,而必须强化学术表达、传播、交流与对话,用学术诠释事实,以学理打动人心。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学者的话语权正在由没有资格说、自言自语说以及失语无法说向部分引领说深刻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其实就是中国学术由理论辩护、理论阐释走向理论引领的过程。实现理论引领,向世界表达中国话语,解读中国方案,讲清中国道路,需要“走出去”与“请进来”,高度重视学术交流互鉴。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双边多边学术活动,充分利用好各级别各层次国际论坛、讲坛和会议,建立长期而稳定的高端学术对话机制,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拓宽学术交流领域,充分表达中国的价值理念,倡导和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引导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的学术成果走出去,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摘编自《人民日报》

  (光明网记者 李贝整理)

杜玉琼:弘扬法治精神是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之灵魂

[责任编辑:李澍]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