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理论慕课】黄相怀: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本课主题】

  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主讲嘉宾】

  黄相怀,政治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专注于党的建设、中国政治的研究与解读工作,发表过众多研究成果。

  【文字实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迄今为止人类最美好的梦想。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它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未来愿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共产主义美好愿景”激励和指导“中国梦”不断前行的过程。从延续性来看,“中国梦”依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之梦;从归属来看,“中国梦”始终是共产主义这一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世界梦”的重要组成,“世界梦”包含着“中国梦”;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稳步向前推进,成绩卓然,共产主义这一未来社会伟大设想可否实现,从世界范围来看极为可能将首先从“中国梦”这里得到验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未来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公正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从根本上变革制度上的一切缺乏公平正义的元素,实现和谐公正。关于如何实现这种社会,马克思又强调了其根本所在,揭示了社会和谐程度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

  总结中国的革命史、建设史,可以看到中国在每个阶段的 “中国梦”的践行中都以发展生产、实现和谐公正为根本遵循。关于“中国梦”的内涵,习近平诠释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这里,首先提到“国富民强”,正是体现了“中国梦”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客观规律为依据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道路的理论,在历史发展中注重“人”这一因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价值思想。首先,是关于“人的主体作用”。“主观能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特有词汇,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更是对“人的主体作用”的深刻概括。其次,是关于“人的幸福”。对于未来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两个衡量尺度:“生产力”这一客体尺度和“人的发展”这一主体尺度。它始终把人的解放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尺。

  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无疑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充分体现了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价值思想。

  首先,“中国梦”的实现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显而易见,“中国梦”的生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在这里,“中国梦”同样承认人民创造历史、人民群众是英雄,梦想的实现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其次,“人的幸福”在“中国梦”这里更是得到充分体现。“中国梦”的主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从整体上说,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从个体上说,中国梦就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这可谓是深得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幸福之精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为中国梦提供了科学方法

  如何把“中国梦”付诸实践、把美好梦想转化为现实需要更多的方法性设计。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方法的指导。

  第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是建立在对旧世界的批判基础之上的,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种设想可以说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揭示。“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从新时期的发展实际出发,其实现同样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设计梦想实现的路线和途径、解决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避免设定单纯的理论框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明确的回答和详细系统的说明。“中国梦”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却并不对其设定过多的条框性描述,这里面有个人的“梦”、国家的“梦”、民族的“梦”,甚至世界的“梦”,都需要在实践中由身临其境的人民群众去勾勒并付诸行动。

  第三,“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实干兴邦”的精神。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中国梦”是一种共同理想的实际运动,其根于现实,超越现实,又必须要成为现实,否则就只能仅仅停留在“梦中”状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关键在于实干,在于付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