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津外国语大学 王铭玉、王梦
5月15日上午,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从理念到行动,发展成为实实在在的国际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去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的汇聚一堂,再次表明“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至今,顺应了时代潮流,适应了发展规律。“要抓好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的落实,凝聚各方共识,规划合作愿景,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各国的沟通、协商、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却在惠及世界。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一带一路”是中国领导人面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一种负责任、敢担当的战略性倡议,顺应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需要,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将中国自身发展需要同各国共同受益相结合,突出务实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未来,我们应未雨绸缪、妥善应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全面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标准互认等工作,更好地助力我国产业、产品、技术、工程等“走出去”。
“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时代大势的把握和对发展全局的掌控。“一带一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大倡议,已经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参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协议,被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有关决议或文件纳入其中。“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能力,推进对外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外事工作队伍建设,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检查、督办,确保党中央对外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的确立,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党中央全面统筹和指导党政军各外事职能部门的各项涉外工作,另一方面彰显了我国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对外交往合作,为外事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决心。
5年来,“一带一路”关注的始终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聚焦于让世界更美好。这不仅满足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预期,也增强了全球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光明前景的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完善和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倡导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作为世界上跨度最长和最具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建设必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忘初心”,栉风沐雨、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