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李勇慧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这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也是继2012年北京峰会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再次回到诞生地中国。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将在上合组织平台上共同合作,共谋发展新动力。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同合作的压舱石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习近平主席积极倡导弘扬“上海精神”、促进共同发展,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成员国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其成为成员国共谋稳定、共同发展的可靠保障和战略依托。上海合作组织从初创到成长、发展的历程,彰显着“上海精神”的强大凝聚力。17年来,上海合作组织秉持“上海精神”,全面推进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实践证明,“上海精神”激发了各成员国积极的合作意愿,已经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共建和谐家园的精神纽带。
体现“上海精神”的相互信任、平等团结,是筑牢上合组织共同合作的政治基础。回首过去,上合组织各老成员国间签订了睦邻友好条约,将世代友好的理念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得益于此,各国一向相互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非意识形态化。上合组织扩员后,各成员国将会继续巩固政治互信,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问题,通过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这些充分体现了上合组织的开放、透明、包容和生命力,让上合组织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推动组织发展、共同合作和国际协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为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巨大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为推进上合组织共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上合组织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各国战略对接的重要平台。中国倡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了战略合作方向,只要双方加强政策协调和战略对接,将会出现规划衔接、产业互补、协同发展、互联互通的合作新格局。同时,在上合组织平台上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包括地区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新型工业化,将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从实践看,各成员国从双边到多边、从项目到全方位发展战略对接,成果卓著。2015年5月中俄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018年5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以下简称“协定”),该协定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在经贸方面首次达成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标志着我国与该联盟及其成员国经贸合作从项目带动进入制度引领的新阶段。中俄“带盟”对接,将在上合组织这个平台上产生区域性的经济利益,带动整个地区向贸易便利化方向迈进,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合作关系和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将有助于中亚地区的整体经济崛起。
人文交流是上合组织发展新动力的民意基础
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动不断注入新动力,夯实了上合组织发展的民意基础。上海合作组织是“多元化跨地区组织”,有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发展潜力:从地域上看,囊括从东欧到波斯湾到中亚和南亚的成员;从人口上看,总和已超过30亿人,占全球44%。GDP总量占到全球GDP总量的21%,总贸易额超过12%。各项人文交流,以及农业、环保、旅游等惠及民生的合作成果的出台,有助于成员国在思维、理念上的沟通和对共同利益的认同,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给地区带来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