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晓倩:大数据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2018-07-23 10:56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7-23 10:56:00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澍

李晓倩:大数据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大数据、哲学、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建设、中国道路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晓倩:大数据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吉林大学法学院讲师、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晓倩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人民法院提高司法公信力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司法公信力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制度、司法机关、司法人员、司法权运行过程及结果的信任程度,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认知和认同状况。大数据在提升司法公信力方面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相同情况相同对待,类似情况类似对待”是司法裁判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形成和公开海量的大数据之前,法官在审理和裁判案件时只能从成文法的思路出发,同案不同判的情况时有发生,降低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利用大数据可以建立审判辅助系统,实现法律要素的结构化和可视化管理,最终形成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引用、排列、归纳和分析的全要素案件数据。法官办案过程中,审判辅助系统可以基于既定案由实现相似案件推送,从而服务于同案同判。总之,积极运用大数据,能够妥善应对案件审理、裁判和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真正实现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摘编自《光明日报》

  【丰子义:面向新时代的发展哲学,必须面对新问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丰子义指出,面向新时代的发展哲学,必须面对新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把握住问题就把握住了时代。发展哲学的理论价值,就在于能够对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正确分析和解答。离开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也就封闭了发展哲学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要解决的都是深层次难题。当然,并非所有问题都是发展哲学要研究的问题。作为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的学问,发展哲学要研究的问题是发展中的“哲学”问题,而非其他学科意义上的发展问题;不是要给发展开列具体方案,而是要提供一些前提性的反思和方法论的思考。只有找准了问题和研究方式,发展哲学才能真正发挥自身的优势。

  摘编自《人民日报》

  【辛向阳:解放思想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

  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辛向阳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充分的思想解放为前提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思想解放。首先,进行了广泛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其次,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政治共识和社会氛围,使改革开放有良好的社会基础。40年来,解放思想发挥出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首先,解放思想使我们挣脱了“左”的束缚,使社会主义走上了生机勃勃的改革道路。其次,解放思想使我们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规律,在遵循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跃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再次,解放思想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勇敢地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勇敢迈向了世界市场。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解放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解放思想不仅要突破旧框框,也要突破一些新框框。这里说的新框框是指成功的经验被教条化,从而约束了自己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北京日报》

  【沈熙:守着绿水青山就能收获金山银山】

  沈熙撰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亿万人民福祉、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明确对生态环境提出阐释,然而,全球工业化的迅速推进,虽然给世界各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释:“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就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董山峰: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故事方法创新的五个方面】

  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光明日报《博览群书》杂志社社长董山峰理论宣传工作天然就是一项高度创新性的工作。讲好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道路故事,理论宣传工作者,锐意创新无止境。结合自己长期的新闻工作经历,笔者认为,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故事的方法创新应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在突出人民群众这一故事主角上持续创新。二是在突出群众喜闻乐见上持续创新。三是在形成传播合力上持续创新。四是在突出媒体融合意识上持续创新。 五是在提升理论宣传水平机制建设上持续创新。总是,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故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理论宣传工作的历史机遇。讲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故事,将成为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一道绚丽风景,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学习时报》

  (光明网记者 李贝整理)

李晓倩:大数据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责任编辑:李澍]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