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挥涉农高校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2018-07-25 17:18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8-07-25 17:18:32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作者:青海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援青博士 李玉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总结“三农”工作规律,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出发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方面,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需集全社会之力共同推进。

  涉农高校应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优势,协同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立足地方实际,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讲话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发挥涉农高校理论研究优势,构建乡村振兴战略高端智库

  涉农高校通过汇聚校内外涉农领域专家、经验丰富的“三农”工作者及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精准扶贫、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等一系列重要内容,对新时代乡村振兴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全方位研究,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以及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乡村治理体系研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村园融合”“园镇融合”“城乡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发展模式和乡村振兴治理新模式;构建服务于国家及地方 “三农”政策制定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端智库。

  发挥涉农高校人才培养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涉农高校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一是聚焦“三农”,强化“三农”师资队伍建设。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三农”工作与职称评聘、绩效考核挂钩,完善科技人员投身乡村振兴的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创办企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培养服务“三农”的专业人才力度。通过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发挥农业试验站、新农村服务基地、农业产业创新等平台作用,加强学生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锻炼,并将高校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科技园等创业资源注入农村,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生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专业队伍。三是发挥大学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科技特派员、科技挂职干部等作用,为乡村干部、农业企业家、农民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和新技术成果示范推广等,为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发挥涉农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现代科学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引擎”,涉农高校要以农科为主导,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开发研究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学科链,依托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农业试验示范站、农业科技园区、乡村振兴研究院(工作站等)等,围绕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高效节水工程、土壤肥料水体系建设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工程、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等领域,提升农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能力,研发一批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实现技术集成与创新,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优质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培育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校地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为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示范引领

  充分发挥高校、政府、企业、村民等各社会要素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积极推进农业领域政产学研等的合作,把新技术、新成果、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农业农村,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贯通,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乡村振兴产业、文化传承、创业基地;落实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打造一批集农业文化旅游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村、镇、县等),示范带动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

[责任编辑:李贝]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