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失业率、金融、医疗服务、等话题,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社会政策话语体系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杨晓维:降低失业率是各国政府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杨晓维表示,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可能更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人们普遍担心增长放缓会带来失业及就业困难。根据奥肯定律,在技术稳定的社会,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存在一个稳定关系。如果经济增长率下降,意味着劳动就业的增长率也会随之下降,失业率就会相应增加。而失业不仅是劳动这个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更重要的是,劳动者家庭将失去由市场获取收入的来源,陷入贫困。加上劳动者本人的挫败感,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各国政府都将降低失业率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并未带来就业压力,政府应谨慎出台保增长、稳就业的宏观政策。当然,宏观层面劳动力短缺,完全可能伴随着某些地区、行业因劳动力过度供给出现失业、甚至是较严重的失业问题。但如前所述,这也必然有另一些地区和行业劳动供给不足,劳动力紧张。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相关措施,在微观层面促进劳动力在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的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均衡配置。
摘编自《光明日报》
【货币、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是金融强国的三大支柱】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指出,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然伴随着金融由大而强。金融强国一般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一、主权货币国际化程度高,参与或主导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能力强。产业竞争力与历史机遇共同推动一个主权国家的货币国际化。金融强国的货币政策往往具有溢出效应,即该国中央银行收紧或放松银根会直接引致其他国家汇率和利率发生相应变化,并间接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和跨国资本流动。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高,参与甚至决定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强。金融强国都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金融中心,掌握世界经济资源配置权和国际金融市场定价权,其平台是全球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三、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良性互动,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强。金融强国必然建立在治理有效、内控健全、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金融机构体系之上。金融强国往往以若干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的大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为重要载体。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李斌:“十二五”期间,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中的六方面成就】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居民健康水平指标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总体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十二五”期间,在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六方面有成就:一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可及性进一步增强。二是医疗质量和技术管理得到强化。2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4年,全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至41.3%,较2010年降低21个百分点。三是医疗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76亿,入院人数达到2亿,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满足程度提高,服务利用增加,公平性增强。四是医药卫生信息化加快发展。20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展电子病历建设,三级医院基本达到医院内部电子病历共享,支持网络预约挂号、医院内检验检查结果调阅共享。五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两个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重要进展,全球首个晚期胃癌治疗药物阿帕替尼等一批新药和仿制药获批上市。六是预防化解医疗纠纷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坚持一手抓依法治理,坚决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医闹”入刑;一手抓“三调解一保险”(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长效机制建设,呈现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成功率提升,涉医违法犯罪案件和医疗纠纷数量下降的良好局面。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吴家庆、曾贤杰: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诸多挑战】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家庆、曾贤杰指出,话语权是意识形态思想领导权的实现方式,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屏障。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西方国家通过数据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影响意识形态安全。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这些数据库大都有西方价值观导向,我国网民在接受这些数据库服务的同时,也在接受西方价值观“洗礼”。造成自我中心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盛行和泛滥,使国家长期培养起来的集体主义价值观遭受冲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国在价值观领域的话语权。其二,大数据的汇聚整合与关联分析力度不够,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大数据时代,网络新闻跟帖、网络社区、论坛、BBS、微博客等网络舆情载体每天都会产生出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大众的思想、情感。其三,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充斥新媒体传播渠道,影响意识形态安全。大数据时代来临前,意识形态工作部门通过报纸、电视、电台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传播载体与传播内容高度统一,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较为强大。
摘编自《光明日报》
【靳辉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在于运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指出, 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在于与实际结合,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功地用于指导实践,是一个十分困难、极其复杂的过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转化为现实政策和实践活动,有许多中间环节需要研究、论证和再创造,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直接等同于现实政策。毛泽东同志有句话讲得很深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意识形态性简单化、庸俗化,就会损害其科学性,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因此,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应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作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摘编自《人民日报》
【岳经纶:建构社会政策话语体系,超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之争】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岳经纶认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所涵括的社会福利概念是一个内涵与外延狭小的概念,与现代社会福利概念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事实上,对典型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研究也表明,社会福利概念或者说社会保障概念包含的“福利领域”也是有差别的。尽管如此,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无论是使用“社会保障”还是“社会福利”概念,目的都应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在思考如何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时,既要思考这些概念的差异,又要超越学术概念上的纷争,聚焦于有利于民生福祉的具体社会项目和政策安排。换言之,我们应当超越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概念之争,建构社会政策话语体系,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思考如何增进人民福祉。在社会政策的视野下,无论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福利,都是社会政策的表现形式,都是缓和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要、增进人民福祉的制度安排。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光明网记者 李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