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供给侧改革、社会救助、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农业4.0、传统节日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佐军: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光明网理论专家委员会委员李佐军指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出现了很多新情况,需要我们有新认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等新思路和新战略。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反映了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经济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引领?首先,经济速度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其次,发展方式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再次,经济结构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最后,经济动力的新常态需要供给侧改革来引领。

  摘编自光明网

  【林闽钢:发展社会救助,编织好覆盖全民的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抓住社会救助的发展机遇,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建设,编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网,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托底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救助需要定型、升级和优化。(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救助需要发挥强有力的托底作用。

  “十三五”时期,社会救助的发展目标,应当是全面实现城乡统筹,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社会救助水平稳步提升,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将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形成制度完善、相互衔接、运行有效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社会救助法治化、多元化、精细化。“十三五”时期社会救助的发展重点,应当包括进一步增强对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力,提升临时救助的托底作用,强化救助服务和管理效果,形成跨部门救助协同格局。

  摘编自光明网

  【冯仕政: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关键是“身份下乡”】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冯仕政指出,现在农民不是没有国民身份,而是这个身份的内涵不但太单薄,而且太模糊和随意了,很多在宪法上规定了的内容都落不到实处,常常被农民这个身份“架空”。这实际上意味着,他们首先是被当作农民,而不是国民来对待的。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现在很多农村和农民政策,不管是苛刻农民的,还是厚待农民的,都没有跳出这种思维窠臼。这样的政策思考和制度安排,即使是好心,也未必得到好报。

  国家应该首先确认和落实所有人的国民身份,然后再根据其他属性把他们划分成市民、农民、X民……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不断地整合和统一,不然,永远是城乡二元结构。就现代化的基本趋势来说,只要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乡村总是弱势和吃亏的一方,好不了的。怎么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关键不是什么资本下乡、技术下乡,我看关键是“身份下乡”。只要获得了平等的身份,人的自由活动自然会把城乡鸿沟弥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要把这个因素调动起来,比其他任何因素的作用都要大,都要有效率,都要更持久。不解决身份问题,其他生产要素再怎么下乡,人永远是两群人,鸿沟就永远在那里。

  摘编自《新华日报》

  【左海聪:中国提高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需要各方协力】

  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左海聪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治理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个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国来说,提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未来,中国将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将继续实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因此,中国提高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还有很大空间。在这方面,除了政府积极作为,还需要各方协同努力。

  进一步发挥企业的作用。企业是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需求者和直接受益者,企业及行业协会也往往直接参与行业全球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发挥法律服务机构的作用。制度性话语权的提高和运用需要法律专业人士的全面参与,实现政府、企业与法律服务机构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发挥智库的作用。政府机构和企业可以通过委托服务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政策设计和谈判议案委托给智库去研究完成。

  摘编自《人民日报》

  【温铁军:农业4.0需要与“互联网+”密切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撰文指出,农业4.0版是我们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提出的。一方面在手段上是要借助“互联网+”,另一方面在理念上是社会化的、城乡合作的互动的、生态化的。当然,如何让农业体现出中央倡导的生态文明战略,这是下一步农业3.0版和农业4.0版要考虑的问题。传统社会、特别是亚洲这种原住民社会,农业从一万年前开始的时候就是多样化的原生农业;当代强调可持续发展,也应该是农业3.0与4.0构成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生态农业体系。

  农业4.0确实需要与“互联网+”这个工具密切结合,使用互联网加本地化的题材、景观、本地化的标志、休闲旅游等。其实,更大程度是要利用互联网内在体现的各阶层公平参与,实现市民与农民都能够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生态农业”,而社会化生态农业本身又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载体。也就是要进一步借助互联网工具,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生态化”。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

  【张勃:传统节日的传播体现出全媒体化传播的特点】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传指出,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华传统节日在传统社会有其特定的传播方式,主要依靠人的空间移动、国家政令的颁布以及节日文献(如文稿、书籍)的传播来实现。如今,由于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的发展和普遍使用,综合运用文字、影像、图表、声音等各种表现形式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媒体加以展示,成为普遍诉求和社会现实;同时,除了职业传媒外,人人都可借助数字科技成为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的媒体,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而传统节日的传播体现出全媒体化传播的特点。

  传统节日的全媒体传播,不仅大大提升了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而且大大丰富了传播内容,尤其是节日生活即个人或群体如何过节的内容,比如节日饮食、节日服饰、节日活动、节日心情感悟等。此外,它也密切了传承与传播的关系。传承重点在纵向传递,传播则强调横向传递,二者是传统节日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本来关联性不强,但现在关系甚大。传承的好坏极大地影响传播的速度、广度与强度,传播的速度、广度与强度极大地影响传承的效果。在传统节日重振复兴的语境中,传播传统节日的知识、信息,不仅是了解和理解并进而热爱传统节日的必要途径,为传承所必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营造了传承的氛围。十分重要的是,留言、点赞、评论、发红包、按住说话、音频聊天、视频聊天等交互性功能的设置,保证了身处异地的亲朋好友能够同时参与、分享节日的欢乐。也因此,全媒体时代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节日丰富生活、凝聚人心、传承文化、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缓释心理压力、满足情感需求等多种功能,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新的过节的内容和方式。

  摘编自《光明日报》

   (光明网记者 康慧珍整理)

李佐军:供给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