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疫情照鉴“美式人权”的实质
首页> 理论频道> 国际关系 > 正文

疫情照鉴“美式人权”的实质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0-06-12 12:2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人民日报评论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次“人权大考”。科学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是各国政府必须承担的人权责任。然而,美国政府应对疫情不力,导致约200万美国民众感染病毒、11万多人死亡的悲剧,堪称人权灾难。

  6月11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发表文章《新冠肺炎疫情凸显“美式人权”危机》,大量援引国际权威机构研究的数据、主流媒体报道的事实、专业人士发表的观点,以及美国政府和一些政客公开发表的言论,全面客观呈现了美国人权灾难的种种境况,深入分析了美国政府在应对疫情上的自利短见、任性低效和不负责任是导致其人权灾难的根本原因,深刻揭示了“美式人权”的虚伪性及其危机,对于国际社会进一步看清“美式人权”的“双重标准”本质,很有帮助和启发。

  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举世公认的最基本人权。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人人享有生命权,国家有义务采取积极措施保障生命权。作为这一公约的缔约国,美国政府却未能履行其应尽的保护人民生命免受流行病威胁的国家义务,反而将国内政党竞选和国际上打压中国的政治需要置于人民生命安全之上,错失遏制病毒传播的最佳时机。从其1月初就收到情报却忽视病毒将在美国蔓延的预警,到作出抗疫决策时优先考虑资本利益的价值排序,再到疫情暴发后美国一些政客将疫情视为攫取权力和党派利益的契机,这一切都印证了英国《独立报》网站一篇评论所分析的:美国总是把人权挂在嘴边,却忽视自己的人权义务,对人民生命公然漠视。

  疫情像一面镜子,照映出美国长期存在的社会撕裂、贫富分化、种族歧视、弱势群体权益保障不力等问题。这次疫情中,美国权贵阶层获得病毒检测特殊待遇、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越来越艰难、工薪阶层因高失业率而陷入生存危机,进一步暴露和加剧了其在阶层和经济方面的不平等。亚裔群体遭受严重的污名化攻击,非洲裔和拉美裔在疫情中承受不平等待遇,种族主义暴力事件频发多发,美国的种族歧视在疫情中愈演愈烈。老年人成为政府抗疫不力的“牺牲品”,无家可归者在疫情中无处安放,贫困儿童和移民儿童状况堪忧,美国弱势群体在疫情中生存维艰。凡此种种,不仅凸显了“美式人权”的深层危机,更让美国的“残酷资本主义”特征暴露无遗。

  面对疫情,美国政府的一系列“甩锅”行为,严重背离了国际人权法精神。平等与不歧视原则是国际人权法的核心准则,是经《世界人权宣言》等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书确认的。但美国政府高层不顾人类良知和伦理底线,为维护自身霸权借疫情大搞政治操弄,恶意“污名化”中国,导致特定人群被污名化、排斥和暴力侵害,“与国际人权法义务不符,是不可原谅的”。国际合作是维持国际社会生存和运作的基石,是在全球层面确保人权和基本自由得以落实的重要原则,也是《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确认的各国义务。然而,美国政府为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试图将世卫组织打造成“替罪羊”,停缴世卫组织会费乃至宣布终止与世卫组织关系,破坏全球共同抗疫。在疫情期间,美国政府依然对伊朗、古巴、委内瑞拉等国实施制裁,导致被制裁国家难以及时获得抗疫需要的医疗物资,严重威胁民众生命权和健康权,严重违反了人道精神和国际关系准则。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正视并切实改善人权问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奉劝美国一些政客尽快收起人权“双标”把戏,尽早收敛霸道成性做派,对自身存在的种种人权问题多加反省,回到履行自身人权义务、担负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责任的正道上来,回到团结协作应对疫情、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大道上来。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