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首页> 理论频道> 党建政治 > 正文

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来源:人民日报2022-07-26 09:34

  作者:中国中共党史学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100多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连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英雄的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等的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由于没有找到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正确道路和领导力量,这些斗争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军阀混战使国家陷入“四野萧萧风雨急,中原黯黯鬼神愁”的悲惨境地,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显然无法解决中华民族出路问题。当人们意识到旧的道路走不通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也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真理。因此,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掌握真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的先进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看作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强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党。

  可见,中国共产党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不是自封的,我们党能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中脱颖而出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和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史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懈奋斗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奔向全面小康,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100多年来,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党科学分析和把握历史大势,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始终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一步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风险考验也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民族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始终重视总结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用“十个坚持”总结概括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我们要传承好、发扬好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党始终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党的历史告诉我们,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历来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我们要始终高举团结的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广聚天下英才,集中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互联网企业微党课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