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沈壮海:中国学术要有“中国见解”

2017-01-06 13:20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我有话说
2017-01-06 13:20:36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赵伟露

沈壮海:中国学术要有“中国见解”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学术话语体系建设、金融风险防范、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沈壮海:中国学术要有“中国见解”】

  武汉大学沈壮海表示,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要在充分吸收外域文明优长的基础上,形成有自己特色与见解且又能具有广泛吸引力、影响力的“中国见解”。要形成“中国见解”,就必须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的学术话语扎根在时代的土壤中、讲时代的新话、绽放时代的芳香。这就需要我们勇于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实践、新的问题,在综合利用各种思想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并深研新的、有生命力的概念、范畴、原理。同时,在对外国优秀文明进吸纳的过程中,不能盲信,只在“西学”中探其源流并非治正途。

  摘编自《光明日报》

  【陈昌盛:防范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昌盛指出,在2017年,我们要着力防范可能出现的突出冲击。首先,是未来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当前,美国在国际经贸、外交、气候变化和国际治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将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其次,低利率和高债务组合调整的冲击。当前持续较长时期的低利率与高负债的组合关系,已经出现调整迹象。超低利率一旦出现逆向调整,将带来全球资产重新定价,有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最后,去杠杆过程中的流动性冲击。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摘编自《经济日报》

  【夏林:发展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锐意创新】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夏林表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有三点值得注意。首先,坚持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认真的梳理,确定优秀文化的标准,逐项筛选论证。其次,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使它对后世有用,否则只能成为历史的陈迹。因此,要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解读。最后,要在文化的开放与交融中创新发展。要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吸收,在开放与交融中创新发展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赵伟露]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