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杜维超:德法兼修、厚植法治人才的伦理根基

2017-05-12 13:21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5-12 13:21:03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杜维超:德法兼修、厚植法治人才的伦理根基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依法治国、“一带一路”建设、网信事业、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杜维超:德法兼修、厚植法治人才的伦理根基】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杜维超认为,当前我国面临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必须要形成有效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更需要德法兼修、厚植法治人才的伦理根基。首先,法治人才培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法治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应当涵盖在党、国家和人民三个衡量维度中,要坚定自身政治选择,维护党的基本方针、路线和政策,成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塑造自身理想信念,努力实现民族复兴;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真实法律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第二, 法治人才培养要秉持强烈的文化自觉。具体而言,在问题层面,要“以我为主”,坚持中国立场,关注中国问题;在方法层面,法治人才培养中要“兼收并蓄”,极吸收借鉴世界上的优秀法治成果,加以甄别、吸收和转化,使其为中国法治建设服务。第三,法治人才培养要凸显鲜明的实践特质。要强化问题意识,要处理好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还要强化职业伦理及技能教育,在未来各实务部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

  摘编自光明网

  【马建堂:“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有效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有效推进文明交流互鉴。首先,它能够发掘沿线国家文明的时代价值,充实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想内涵。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包含着: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价值共通;把握文明互补性,促进文明成果共享;遵循文明发展规律,促进不同文明共同繁荣。这些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其次,它能够彰显中华文明的内涵和特色,为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中国价值。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一直倡导四海一家、天下文明、礼尚往来、先义后利,守正持中、和合共生的理念,这对于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它能够深化人文合作的学术理论研究,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有文化自信,而中华文化中的天下一家、和而不同、义重于利、平等共治、顾全大局等价值观念,也是今天全球化进程中国世界各国所需要的,能够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中国方案。

  摘编自《人民日报》

  【郑必坚:网信事业是人民的大事业】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指出,我们的网信事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民的大事业。首先,中国的网信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我们要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互联网,坚持网信事业是人民的大事业、网信时代是人民的大时代。其次,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是为了使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中国网信事业的发展,从大处讲,是为了抓住机遇、赶上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细处讲,是为了给人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再次,建设网络良好生态是为了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因此,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最后,推动网信事业前进靠的是人民。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包括增强互联网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接受人民群众对互联网的监督,推动网信事业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的治理转变。

  摘编自《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李贝]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