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济发展须警惕新自由主义

2016-06-28 09: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我有话说
2016-06-28 09:24:28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何召鹏

  2008年9月,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金融危机,严重扰乱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此次危机影响之大、危害之深,仅次于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时至今日,全球经济仍然处在危机的阴霾中,复苏的脚步缓慢。多数学者认为,此次危机系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化的改革的后果。新自由主义化的改革,过度强调自由市场,反对政府有效干预,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不断积累,并最终以危机的形式爆发。但某些学者却在大肆宣传新自由主义,主张推行新自由主义化的改革。这是让人出乎意料,也是耐人寻味的。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欧美等国发生新自由主义转向

  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新自由主义转向具体表现为: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强调自由化和市场化,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放松对金融资本的管制等)逐渐取代了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美国的里根政府、英国的撒切尔政府,都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直接推动者。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严重的滞胀危机。经济停滞的同时,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失灵。利润率不断下降导致资本利益受损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的正常生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和学者,主张通过新自由主义方向的改革,采取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削弱工会力量和削减社会福利、为资本和富人减税、逐渐放松对金融资本的管制等措施,解决资本主义危机。这种倾向于资本利益的改革,使工人阶级受到打压,工资收入持续降低,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未能从根本上帮助资本主义走出危机,加之放松金融管制,造成大量的逐利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金融部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金融化问题日益严重。经济的过度金融化和虚拟化大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大了经济危机的破坏力。矛盾的积累最终导致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随后演变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金融危机。危机的发生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彻底失败。

  危机发生后,国际理论界、思想界和政界开始反思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掀起了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热潮。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指出,新自由主义是国际金融资本推进“全球化”的工具,给全球经济带来深重灾难。

[责任编辑:李贝]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2页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