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多出具有原创能力的精品力作

2016-06-30 14:48 来源:学习时报  我有话说
2016-06-30 14:48:45来源:学习时报作者:责任编辑:蒋正翔

多出具有原创能力的精品力作

——中央党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推介

  中央党校科研部

  “十二五”以来,在中央党校校委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中央党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立项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中央党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工作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推动中央党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的精神,根据校委关于“全面提升党校科研质量”的要求,鼓励专家学者多出具有原创能力的精品力作,中央党校科研部现将“十二五”以来,项目成果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中作出贡献、免于鉴定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集中推介。其中,国际战略研究院3项,科社部1项,党建部1项。

  重大项目《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研究》成果简介

  该项目由中央党校科社部吴忠民教授担任首席专家,项目编号12&ZD039,于2015年5月结项。

  该项目通过经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社会矛盾的重要理论和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基本状况深化了认识,就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应对提出必要的思路建议。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1.对社会矛盾概念的界定。人们对社会矛盾的理解有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之分。只有中观层面上的社会矛盾概念,才具有恰当有效的解释力。

  2.对社会矛盾加重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社会矛盾的加重与否,主要取决于物质利益因素、非物质利益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相关方力量对比这几种重要因素的具体状况,以及这些因素相互间交织汇聚的具体状况。

  3.对社会矛盾积极与消极双重功能的分析。社会矛盾往往具有两重功能:一方面,社会矛盾对于社会具有程度不同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社会矛盾的倒逼往往会成为改革发展的推动力量。

  4.对社会矛盾几个带有规律性的演化趋势的分析。(1)从基本生存诉求到基本权利诉求。(2)社会矛盾愈益趋于制度内化解。(3)社会动荡发生概率呈降低趋势。

  5.对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事情都是巨量的,而巨量的事情势必会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巨大社会能量的激活与规则体系的阙失这样两种情形同时并存;社会不公现象的存在;社会风险的增大加剧了社会矛盾。

  6.对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主要特征的分析。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个案问题容易演化成整体化的矛盾;诉求方式相对温和;解决社会矛盾易陷入两难境地;社会矛盾存在生长空间。

  7.对网络时代社会矛盾主要特征的分析。网络同时催生平等与不平等这样两种现象;网络对社会矛盾有着明显的助推作用;网络上所显现的社会矛盾有着明显的放大效应;网络对缓解社会矛盾有积极功能。

  8.对中国中近期社会动荡可能性问题的分析。从政府应对社会矛盾问题的能力、民众的基本态度以及民族传统的影响来看,中国中近期发生社会动荡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

  9.对有效应对社会矛盾的分析。必须高度重视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问题,以社会公正奠定社会安全的基础;积极而普遍地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以“维权”促“维稳”;大力推动社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以有效地整合和疏导不同的社会力量,并使民众同政府之间具有一个缓冲带,避免两者直接对立;积极开发中国应对社会矛盾的独特优势。

  该项目成果有助于形成一种能够对社会矛盾问题进行有效解释的中层理论;能够丰富社会阶层理论;有助于丰富社会公正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为政策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参考。

  《大变局下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影响与我国对策研究》项目成果简介

  该项目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祖贵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12BGJ019,于2015年3月结项。

  该项目着重研究中东大变局的演进、发生的根源、对中东地区格局的影响、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及其对整个亚洲格局的战略影响、中国与中东的关系等,是国内学术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第一本学术专著。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中东大变局的演进。认为中东大变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持续发酵;长期积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急剧恶化发作;互联网的“大规模动员武器”作用推波助澜;教派、民族、部落矛盾深刻导致社会容易裂变破碎;城市化过快发展累积严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根源。

  该项目分析了大变局下美国中东战略的调整,认为在中东大变局持续四年多的演变过程中,美国的中东政策始终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东大变局进行塑造的意愿和能力明显下降,对这个地区的政策从之前的全面主导塑造转变成有限干预和整合。与之相关联,中东国家据此认为美国作为主导该地区的域外大国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下降,与亚太国家发展更紧密关系的需求明显上升。

  该项目分析了大变局下中国与中东关系的发展,认为在中东大变局的演进过程中,美国之所以不愿意过多过深再度陷入中东,转而在中东和亚太之间推行“再平衡”战略,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把更多的资源和能力用于应对中国的崛起及其带来的亚太格局的变动。海湾合作委员会等中东国家之所以越来越“向东看”,更加注重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同样是为了拓宽和加深同中国各领域的合作。亚太多个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日趋活跃,对包括西亚在内的整个地区的辐射力和拉动力不断增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不断增大。特别是中国不断扩大“向西开放”,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从东向西,推动亚太扩大与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的关联,并向欧洲和非洲延展。中国与大变局持续深入发展的中东的关系迎来了新形势和新发展。

  该项目研究为国内外学术界提供了更具战略性和全局性的研究视角,使对中东问题、美国问题、中国周边战略问题的研究获得更加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更具战略性的学术支撑;从研究方法上讲,把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方法结合起来,用复杂的系统的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责任编辑:蒋正翔]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