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关注“一带一路”、国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环保、反腐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孙敬鑫:“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敬鑫指出,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首先倡议具有思想层面的感召力,彰显了中国的理念性话语权。它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目标,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精神,也是中国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响应。其次倡议具有制度设计的创造力,提升了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倡议强调制度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摒弃大国霸权,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更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为中国寻求和创造制度性话语权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最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解决问题的公信力,提高了中国的事务性话语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办法和方案,随着相关协议和项目的顺利签署及建成,也让中国话语权转变为有形成果,更有力度。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彭卫东:提高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水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卫东认为,提高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水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制度程序的体系化建设,并确保制度有效易行。加强制度程序的体系化建设,并确保制度有效易行。坚持多管齐下、实干为上,做到精准识人。第二,促进公开公平,确保风清气正。树立正确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标准,坚持注重实绩,注重干部岗位历练的多样性,健全制度流程。规范细化动议规则,进一步丰富考察方式方法,提高识人精准度。第三,强化领导核心,坚持党管干部。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企业应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摘编自《人民日报》
【王杰、李书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伦理意蕴】
南京政治学院的王杰和李书吾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伦理意蕴进一步显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伦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执政伦理最高价值目标与原则的具体体现。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伦理,坚定的文化自信是自身文化获得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对待自身文化应有的立场和态度。良好生态福祉的生态伦理,走绿色发展道路,必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伦理范式,体现永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关怀。不搞零和博弈的国际关系伦理,中国正积极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即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伦理规范提供价值基础。
摘编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