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奇茹
小程序上线一个月有余,是否如网上铺天盖地的报道所说的那样“颠覆”了你的手机?昨日,针对“小程序上线初期热度有限”“近七成开发者欲放弃小程序”等外界说法,微信团队回应,小程序并不是“风口”和“巨大的流量入口”,未来使用场景会逐渐扩展,“希望大家给予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日前,艾媒咨询发布《2017年中国网民针对微信小程序使用与开发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微信小程序发布一个月后,应用开发者关注度明显提升至94.9%,而选择继续开发小程序的应用开发者仅占到9.2%,更有35.2%应用开发者对小程序感到失望、意在放弃,33.9%开发者表示短期不考虑。
也就是说,有近七成受访的开发者已经或者正打算放弃小程序。随即,“小程序失败征兆已显”“逃离小程序”“小程序已死,张小龙或走下神坛”等唱衰小程序的论调开始在一些新媒体文章中流传。
昨日,微信团队回应道,小程序并非外界很多关注者一开始理解的“风口”或“巨大的流量入口”,而是一个打通线下场景的入口,一款用完即走的应用。
的确,如果从一款新应用必将会在朋友圈里频频遭遇使用者推荐“刷屏”作为标志,小程序上线以来,似乎并没有产生什么“刷屏级”的应用。微信团队解释,相比笼络巨大的“流量”,小程序的初衷是希望大家更多地通过线下扫码去获取小程序的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记者采访后发现,目前仍在使用小程序的用户中,大多使用的是一些工具类、使用频度和沉浸度要求较低的应用。例如航班时刻查询、实时空气质量查询、实时公交查询、词典、电影评分等。而这些应用,大多都符合“微信之父”张小龙对小程序“用完即走”的定位,但这些小应用并不会让小程序变成一个炙手可热、口口相传的热门服务。
不过,对于报告中近七成开发者放弃小程序的论断,一些开发者表示过于绝对。
“我觉得太悲观了,起码我是看好小程序的。只是对媒体平台来说,小程序现在还是太封闭了——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不能带来任何引流的功能,几乎没法进行任何推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开发小程序,因为一旦它开放了新的能力,我们就能及时抓住机遇,不至于需要临时抱佛脚。”一家新媒体平台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
打开微信,冲着单车上的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直接进入摩拜单车小程序,点击开锁就能骑走眼前的单车。上周,全国百万辆摩拜单车都具备了通过微信直接扫车身二维码进入车辆使用页面的功能。微信透露,为了拓展更多的使用场景,下一步,小程序的一个重要的新功能“附近的店”会上线。
尽管微信方面未对“附近的店”进行详细介绍,业内人士推测,这意味着以后当人们打开小程序的时候,它会显示你所在的位置附近有哪些小程序及对应的店面,如此一来,小程序的服务能力就能与实体店面结合起来,也启动了微信进一步涉足O2O(线上线下)服务的新一轮想象。(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