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红梅
近两年,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普通小麦、玉米越来越不赚钱。为改变这一状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都提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如何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开启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转变的供给侧改革之路?各地又有哪些新探索?春耕前夕记者深入各地进行了探访。
适应市场需求,优质专用品种成新宠
2月22日,雪过天晴,隆尧县南汪店村种粮大户武军祥,踏着积雪查看小麦墒情。“这场雪太及时了,省浇返青水了。”武军祥显得很高兴。
过去,武军祥在种普通小麦时效益一般,前年他通过土地流转种植了1000亩“师栾02-1”优质强筋小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以高于普通小麦0.4元/公斤的价格予以全部收购。去年秋播时,该企业又和他签订了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的收购合同。
“很多企业都争相收购优质麦,今年想再扩种500亩。”武军祥说。
种优质专用麦的农户不愁销路不是个别现象。石家庄市藁城区系井村村民吴振堂介绍,去年他种了十几亩专用麦,收获季节粮食经纪人纷纷打电话订购。
如今,在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优质专用麦已成为农民的新宠。其中,仅藁城区就发展优质专用小麦40万亩,年带动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如果说种优质专用麦在一些地方已推开,鲜食玉米种子的受欢迎程度则让一些种子商感到意外。
“我今年备货少了。”张家口市万全区一家种子门市部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天,他正忙着调运鲜食糯玉米种子,因为和种植普通玉米比较,近两年他们县种植鲜食糯玉米的农民每亩增收300元至500元。尽管距春播还有一个月时间,但最近到门市部咨询鲜食糯玉米种子的人比往年多很多。
省农业厅副厅长段玲玲分析,种植普通小麦和玉米之所以出现价格低现象,原因在于大路货多,市场需求的优质专用品种少,迫切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调优产品结构。
2017年,我省已把做强优质专用小麦,积极发展鲜食玉米、甜玉米等特用品种作为优化产品结构的重点。大力推广强筋、中强筋优质品种小麦和提质节本增效技术2000万亩,打造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培育区域优质小麦公用品牌,发展订单生产,提高种植效益。在张家口、承德、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发展鲜食玉米、甜玉米等特用品种。
我省还以富硒农产品为重点,研究制定功能农产品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扶持承德、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地,建立5个标准化、规模化功能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开发一批附加值高、市场畅销的功能小麦、谷子、马铃薯等特色产品,培育粮食消费新热点。
减少玉米种植,小杂粮、经济作物方兴未艾
近日,南和县农民张岩没有像往年那样四处打探开春后种什么能赚钱,而是悠闲地待在家等着河北金绿谷加步公司把谷种送来。
张岩介绍,去年他和河北金绿谷加步公司签订谷子购销合同后,从种到收,公司负责全程技术服务。去年,村里种玉米的人都赔了钱,他种的谷子则卖了高价,今年他还继续种谷子。
石家庄市藁城区梅花镇种粮大户耿林,去年则种植了600亩冀豆17,比种玉米亩增收500多元。今年他计划在流转的800多亩土地上种大豆、高粱、花生等杂粮和经济作物。
引导带动农民改种玉米为杂粮或经济作物,实现增收,是我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又一举措。
段玲玲介绍,今年,我省将引导农民继续调减籽粒玉米面积,调多调精经济作物。以农牧交错区、山地丘陵区等非优势产区为重点,调减籽粒玉米100万亩。在太行山、燕山山地丘陵、坝上和黑龙港等地区,扩大谷子、高粱、莜麦、荞麦、薯类、豆类等特色杂粮面积,培育新优势产业。在花生集中产区,扩大花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产、高油酸优质品种。在山地丘陵、坝上、黑龙港等干旱缺水地区,扩大油葵、油菜种植。在坝上地区扩大保健食用油胡麻种植。2017年,全省油料作物面积将达到730万亩。
另外,我省还将以环京津12个蔬菜大县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设施蔬菜,重点发展精细果菜和高端叶菜。
推动“粮经”结构向“粮经饲”结构转型
“还是种全株青贮玉米好。我的5亩地全株青贮玉米能产16吨饲料,每亩比卖玉米籽粒多挣800多元。”提起去年种全株青贮玉米带来的收益,行唐县东霍同村农民杨立军说。
行唐是牛奶生产大县,全县奶牛存栏8.49万头、肉牛1万余头,青贮饲料年需求量大,但种植全株青贮玉米的数量不多。为推进农业由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转型升级,该县借助国家“粮改饲”试点,探索出“养殖合作社+玉米种植大户+专业化收贮队伍”的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去年以来,我省以畜牧养殖大县为重点,按照“以养定种、以种促养、以养促调、种养结合”的思路,全面推广“粮改饲”种植,累计落实240万亩,建成万亩示范区29个、千亩示范片361个,有效促进了循环发展和农民增收。
今年,我省将继续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大力推行种养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种得出、用得掉、政府愿意、农民受益”的原则,采取“粮改饲”、草粮轮作和粮草套种等方式,大力发展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甜高粱等优质饲草种植,全省将发展“粮改饲”面积200万亩,实现种养一体化、循环生态发展。(赵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