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 磊
中国历史上名相璀璨,姜尚、李斯、魏征等,形成一个个烙印在中华文明史册的精神符号。在商代,也有这样一位圣贤,他就是商朝的开国名相,被世人尊为“商元圣”的伊尹,也是中国第一位名相。今冬,笔者来到河南虞城,寻索这隐于村落却闪耀历史的伊尹之墓。
史书记载,伊尹生活在公元前16世纪,死后安葬于商朝都城亳,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商丘市。伊尹祠位于商丘市虞城县店集乡魏堌堆村,距县城16公里,距商丘市区10公里,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穿过清晨的薄雾,步行进村。不久,便见一明清式老门楼,上挂风蚀褪色的牌匾,匾书三个大字“伊尹祠”。一位红衣老者,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老人叫毕道亮,年轻时是位英姿勃发的军人,复员回家后,便一直看守伊尹祠,一待就是几十年,目前是虞城县文化局伊尹文化馆馆长。据当地人介绍,毕氏守伊尹祠已有六代。
走进祠堂,进入眼帘的是一个略显破败的小院落,院门偏西的位置,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了对名相伊尹的简介。
站在石碑前,毕道亮老人热情洋溢地讲起了伊尹的故事。伊尹,名挚,生活于3500多年前。伊尹的“尹”并非其名,是官职称谓,意近于“宰相”。
相传伊尹为奴隶出身,随有莘氏陪嫁给成汤作厨师。因厨艺好,逐渐被成汤赏识,后来伊尹将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讲给成汤听,成汤遂发现伊尹之才,拜其为相。而后,他辅佐成汤推翻夏桀统治,一匡天下,建立商王朝。
石碑后面,由东向西排列着三座祭殿,依次是圣母冼姑殿、伊尹大殿、伊尹夫人殿。此三殿是元朝张之忠和侯有造所建,明万历年间重修,现虽已岁月斑驳,却更显历史的厚重感。穿过三座祭殿中间的拱门,再往里走,是一片苍松翠柏环绕的园林,伊尹墓就坐落于树林中。这片柏林有唐代古柏180株,形态各异,苍劲挺拔,郁郁葱葱,最粗的3人才能合抱。在此,毕老讲述了一段轶闻趣事。
相传柏林为唐初大将程咬金所植。当年程咬金带兵经过此地,得知魏征去世后葬于此,想要祭奠一下,遂命人种植一片柏林,并留下几个军卒守护,结果错将伊尹墓当作魏征墓。后来,守墓人知道了魏征墓其实在伊尹墓东去百米的地方,但也不敢违反程咬金的军令,只得在此守护柏林。他们在这里居住繁衍,形成了今天的魏堌堆村。
两代贤相入土后,竟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村庄相遇。一个清明贤达,一个刚正不阿,都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盖因两人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跨越千年,精神相续,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穿过柏林,便来到伊尹墓前。墓高3米,周长46米,墓碑圆顶方座,经年风霜侵蚀,碑文无法辨识,依稀可见“元圣墓碑”几字。时近隆冬,墓上依然草木葱葱,墓前大鼎仍有零星香火。
站在墓前,不禁冥思。伊尹虽已远去3000多年,但其治国理政的精神财富流传于世,延绵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祭奠伊尹的真谛。(耿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