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士强
刘汀的散文集《老家》写的是自己早已远离的家乡,但作者没有使用常用词“故乡”。表面看来,“故乡”与“老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如果深思起来还是有些不同,“故乡”一词要更书面化、更知识分子化,而“老家”则更生活化、更“接地气”,包含了更多的温度与情感。刘汀的这本书也同样是生活化、接地气,包含了温度与情感的,有着复杂而深沉的人生感怀与文化关切。
我们国家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之中。这一过程宏观来看可谓风云激荡、波澜壮阔,不但在中国历史恐怕在人类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大多数城里人都有一个“故乡”或“老家”,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和集中是不可更改的社会发展趋势,也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文化的冲突以及代价。相比外部生活环境的变化,人心的遭际、文化的嬗递是更为内在、深刻和惊心动魄的,也是尤其值得关注的。从“老家”到“新家”,从农村到城市,有一个从农业文明、古典文明到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场域转变,这一过程不是突变式、一刀两断的,而只能是藕断丝连、逐渐累积、双向互渗的。近年来当代文化的变化日新月异,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内在部分则要稳定、安静得多,“乡土中国”的底子仍然没有变化,而且“乡土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特征仍将在不短的时间之内存续。因此,刘汀的写作是意义重大的,他所关注的是作为底色和背景的“乡土中国”,他所作的工作是重新打量和审视自己的“来处”,是把捉世道变化中人心的“变”与“不变”,是倾听芜杂噪声中微细的声响,是追忆并体恤旧人旧事以启迪现在与未来。刘汀的文字是一种唤醒,在许多人已经将“老家”遗忘,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麻木、平面的时候,这样的文字如一枚银针刺向心脏,让人在疼痛的同时重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和呼吸,激活人的记忆与情感,引发人的共鸣。
《老家》的笔触松弛、自然,不甚用力却自有深意,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出生于内蒙古北部山区的刘汀外形粗犷豪壮,但心思却敏感细腻,是一个有心之人、有情之人!经由他娓娓道来的叙述,已成“过去时”的老家的人、事、物重新栩栩如生起来,并与现在形成共生和对话关系。在这里,艰困的生活、多舛的命运、苦中作乐、自然风物、人情冷暖……种种都得到了生动而传神的再现。这里面有着对于古已有之的生存秩序和道德伦理的尊重与敬畏,有着对于已然式微的文明形态的挽留与歌赞。但是,作者毕竟还是作为一个“他者”在进行叙述,已然不属于“老家”的一分子。如此,他的文字便包含了颇为复杂的意味。对于“老家”,刘汀一方面是饱含深情的,因为它是唯一的、属于自己的、不可更改的;另一方面又对之进行着充满距离感的审视、反思甚至批判。由此他写出了“老家”生活的贫乏、无望、迷惘,他希冀改变、“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刘汀这种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立场态度,赋予了他的文字更多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具有了更为复杂的意蕴和味道。《老家》中的刘汀实际上拥有两副笔墨,一副是拥抱、热爱他所书写的生活,血肉交融、心息相通、荣辱与共,一副则是出离、外在于书写对象的,体现着更多的现代视角和知识分子立场。这两幅笔墨的结合,让刘汀的文字既有了辞采、可读性,又有了穿透力、思想性。
任何一个现代人,对于故乡、老家的态度都难免复杂而纠结,既有情感上的留恋、归依,又有理性上的疏离、怀疑甚至否弃,这几乎是每一个离乡者无可避逃的困境。但无论如何,“故乡”“老家”仍然是重要的,它并没有完全地退出我们的生活与世界,它不但能给人情感上的慰藉,也同样能给人文化上的支持与润泽。文化不是社会变化即时的反映,而是一种更为持久、内在、强大的力量。那种简单地将传统文化、农业文明弃若敝屣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刘汀的《老家》便是一次文化上的“寻根”之旅,包含了对之的深情回望与复杂观照,它能够让我们感知“另一种生活”的丰饶与美丽,也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思考自己从何处而来、向何方而去。
把“根”留住,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活才可能更为健康茁壮地生长,而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王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