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操风琴
埃及国家博物馆以其闻名遐迩的悠久历史、灿古铄今的辉煌文化,磁石般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露天博物馆和马里埃特墓
1902年落成的博物馆是座高大的砖红色两层石头建筑物,前面有宽阔的院落。一大早,博物馆外的停车场已是车满为患,两个安全门入口更是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通过安全门走进院里,就走进了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在郁郁葱葱的大草坪和热带灌木之间,点缀着几十具造型各异的巨大石棺、石雕、石碑,有的虽已残缺,但依然能感触到它们透出的气派和端庄、古老和神秘。
大院静悄悄的一侧是“埃及博物馆之父”、法国人马里埃特的全身塑像及石棺。马里埃特是19世纪的埃及学学者,是他力劝埃及总督尽早创建博物馆,才得以避免当时还是西方半殖民地的埃及大量流失文物。
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古埃及文物的总汇之地,共有50个展室,收藏有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文物约30万件。
刚跨进博物馆的大门,迎面就看见墙上嵌了一块“石头”,这块黑石头其貌不扬,是块不规则的长方形,长一米有余,宽70厘米,经过千年尘沙的吹拂,字迹已有些模糊。
这就是世界上赫赫有名的“罗赛塔石碑”,它被誉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经查是法老王朝之后托勒密王朝时一位国王的登位庆典公告。法国天才语言学家商博良破译了这块石碑上的古埃及文字,才使得古埃及文字获得了全面解读。
拉美西斯二世“访问”法国
二楼的木乃伊展室是所有展室中的重中之重,这里躺着十一具有名有姓的历代法老和王后的真身木乃伊,其保存之完好、死者身份之高,在全球首屈一指。
最吸引人的,还是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他双目紧闭,全身呈灰白色,面容枯槁,肌肉已基本风化成极薄的一层纤维。虽然历经三四千年,个头依然很高,大概在1米8左右,可以推测这位国王生前是极伟岸高大的。
上个世纪70年代,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曾受病毒感染,出现腐烂迹象,这具木乃伊乘法国专机前往巴黎治疗,在机场受到元首一般的礼遇,曾经轰动全世界。
图特阿蒙:死后才出名
二楼的图特阿蒙法老墓葬展室也是游人如织。图特阿蒙是古埃及新王朝的一名法老,不到20岁就夭折了。他在历史上声名赫赫是因为80多年前在埃及南部的国王谷里发现了他保存极为完好的墓室,出土了3500多件精美的文物。
图特阿蒙展室约有上千平方米,最引人注目的是罩在他脸上的金制面具。重达11公斤的纯金面具镶有各色宝石,造型简洁,线条凝炼,完全按图特阿蒙生前的原型塑造。面罩上的图特阿蒙颔粘假长须,胸戴多彩项链,额上佩戴埃及的保护神秃鹫和神蛇,青春勃发,生气盎然。
站在这些文物面前,想起一名西方学者的话:人们如果想要看到自己的渺小,并不需要仰视繁星密布的无垠苍穹,只要看一看在我们之前几千年间存在过、繁荣过、又已经消亡了的世界古文明就够了。(操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