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杨朝清
近年来,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懒人经济”“宅经济”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起来。除了经常使用外卖软件和购物软件,高校甚至还出现了跑腿服务的软件,大学生连买水果、生活用品都要花钱请人送到寝室。高校渐起的“懒人经济”,真的说明大学生变懒了吗?
在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今天,交易双方各取所需的“懒人经济”找到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懒人经济”在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忧和焦虑。
“懒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一种亚文化,“懒人经济”流行于部分年轻人中间;作为拥抱互联网的“数字原生代”,当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更加开放、包容,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给他们带来便利的“懒人经济”,自然会得到他们的价值认同;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他人跑腿,为他人排忧解难,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劳动,另外一些人才有可能偷懒,成为“懒人”。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一些新兴职业不断出现。从这个角度说,“懒人经济”也具有正向功能,没有必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懒人经济”作为一种工具并没有原罪,关键在于是谁利用它、如何利用它。
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流动的手段,承载着人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大学生群体承载着成千上万家庭的希望,勤奋、上进、朝气蓬勃是公众对他们的角色期望。“懒人经济”显然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在心理落差之下,人们往往会对“懒人经济”进行情绪性的批评质疑和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时代里,原本中性的“懒人经济”被贴上了好逸恶劳、急功近利、热衷走捷径、精神“早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等标签。
面对“懒人经济”,一味地“以堵代疏”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那种自说自话的“我是为了你好”通常会遭遇更多排斥与不认同。事先没有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没有充分吸纳大学生的意见,就居高临下地对“懒人经济”进行简单、生硬的约束与控制,反而会遭遇大学生的抵触甚至激烈对抗。
以叫外卖为例,大学生叫外卖不能简单说是因为懒惰,也是对餐饮消费多样化、差异化的另类呈现。外卖食品可能不像食堂的饭菜那么干净卫生,却外表美观、吃着美味,还能够送到寝室;与午餐、晚餐时食堂人满为患相比,叫外卖有“私人定制”的滋味。“懒人经济”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当课堂教学难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当师生互动匮乏“相见不相识”,点名签到便沦为某种意义上的“鸡肋”,不愿意上课的大学生便雇他人来应付关乎一门课程成绩的点名。当分身乏术的时候,一些不愿意麻烦别人、欠别人人情的大学生,宁可通过雇人跑腿的方式来领取快递。“懒人经济”的兴起,不仅是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变化的结果。
面对“懒人经济”,也要区分来看。对于那些能够切实便利大学生、给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商品和服务的“懒人经济”,我们要多一些开放、包容的“异质思维”;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需要大学生亲历亲为的事情,还是少一些“请他人代劳”。“懒人经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渴望“走捷径”的心态。饱含道德色彩的“懒人经济”,实际上隐伏着全社会精神层面的某种担心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