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延伸
古代名人名著
对武则天的评价
○据文献记载,武则天临朝称制时,骆宾王曾代表徐敬业攻击武则天,骂她是“秽乱春宫”的淫徒妖女,“掩袖工谗”的奸佞小人,“包藏祸心”的杀人恶魔,“窃窥神器”的江洋大盗。
○五代所修《旧唐书》针对武则天任用酷吏等事说:“李氏自武后移国三十余年,朝廷罕有正人,附丽无非险辈。持苞苴而请谒,奔走权门;效鹰犬以飞驰,中伤端士。以致斫丧王室,屠害宗支。骨鲠大臣,屡遭诬陷;舞文酷吏,坐致显荣。”
○北宋赵匡胤在谈到武则天时说:“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对武则天颇有几分肯定。
○在《新唐书》中,欧阳修、宋祁等人说:“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用了旧史中有关武氏过恶的一些记载,但对武氏贬责较少,对其用人等方面持赞赏态度:“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兢为之用”。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通鉴纲目》中贬责武则天,说:“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清代王夫之借古讽今,称武周政权为“伪周”,骂武则天为“嗜杀之淫妪”。认为“武氏之恶,浮于韦氏多矣!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万世闻其腥,而无不思按剑以起”。(王民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