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软实力建设贯穿一带一路

2017-07-05 17: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07-05 17:38:06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一带一路”倡议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和理念深入人心,展示了巨大的中国魅力。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不仅要发挥“硬实力”作用,更应注重“软实力”建设,促进民心相通,为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铺平道路。

  促进“民心相通”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看来,“民心相通”指在文化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对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换位思考,减少负面解读,促进互信互爱。

  “无论在外投资设厂还是修建铁路、通信等基础设施,都会与当地居民发生互动,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发生直接接触。一个项目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并不难,而想获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却需要特别地用心。承担项目的企业了解当地的风俗禁忌、给予当地传统以充分的理解与尊重,是展现‘包容’理念的最直观途径,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方法。”胡键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民心相通”是在良性互动中逐步累积起来的。“一带一路”倡议要得到沿线国家的认同、支持并积极参与,需要经历一个阐明意图、解剖使命、明确担当的表达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借助软实力来实现。对此,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唐小松认为,软实力研究具有政策导向特征,既是实用工具、研究方法,也是“技术活”。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表达了寻求文明相通、利益共享的决心。唐小松表示,应当深入开展国别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取材开展扎实的实证研究。

  提升制度吸引力

  亚太自贸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的倡建,是中国制度软实力增强的表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陆钢认为,中国结合自身改革发展的经验向外传递了“中国式”的经济合作观念:第一,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第二,尊重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第三,坚持对外开放;第四,提供一个规范的市场经济、法律环境。

  陆钢表示,基础设施及产品实物本身也蕴藏着软实力内涵,比如产品规格、铁轨尺寸、插座设计标准、通信标准等。他认为,这些存在于运输、电力、网络等各行各业的各种“标准”是软实力最直观的体现,应争取以更多的“中国标准”为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服务。

  形成可持续发展格局

  “一带一路”倡议围绕重要发展目标,把各种相关要素动员和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气势宏大的设计图,为相关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新的希望。陆钢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现有的发展要素做了全面整合,将棋下活,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格局。这些要素包括,良好的周边国家关系,成熟的区域合作机制,稳定的对外援助,大量的对外工程建设,巨额的国际贸易,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东西部差距的缩小,等等。这些要素形成强大的合力,在国际社会迅速发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对此,胡键表示赞同。他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与有关国家共同打造公共产品。这些公共产品包括:平等的国际投融资规则;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以及开放的合作原则。“无论是沿线国家还是非沿线国家,只要愿意参与到相关项目中来,都可以进入合作的框架之中。这使得‘一带一路’倡议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记者 钟哲

[责任编辑:康慧珍]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