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上海社科院成立软实力研究中心

2017-07-05 1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07-05 17:41:18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责任编辑:康慧珍

上海社科院成立软实力研究中心

  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胡键主持

  中新网上海3月17日电 (记者蒋涛)17日,上海社科院在上海成立软实力研究中心,发力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软实力“助推器”。

  当天,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一带一路”软实力研究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胡键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在实践中落实具体的合作项目,也要加强理论研究和相应的学科体系建设,为“一带一路”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对“一带一路”的研究包括其软实力的研究,也必然是学术界长期不懈的任务和责任。

  在揭牌仪式上,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为软实力研究中心揭牌,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就“一带一路”的软实力作了主题演讲。

  论坛的专家研讨阶段,对于“一带一路”文化与宗教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包括政策沟通、设施互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五通”之中民心相通是前提。民心相通需要秉持文化包容性,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互鉴。

  在与会专家看来,“一带一路”沿线是文化荟萃之地,而不同的文化都是世界文明之河的重要一支,都有其积极可取之处,对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都要敢于“拿来”,也要善于“拿来”,而不能陷入非此即彼、以邻为壑的“文明冲突”的死循环。

  对于“一带一路”话语与传播问题,与会专家指出,“一带一路”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合作、增进沿线国家人民相互了解、推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从实践来看,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水平不一,对“一带一路”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国内学术界、理论界、舆论界对“一带一路”话语构建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从而导致沿线各国对“一带一路”话语的内涵产生不同的认识,甚至产生某些困惑和疑虑。因此,与会专家强调,要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积极的共同话语,并努力消解各类“问题话语”,在“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中,以融媒体建设为机遇,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话语体系建设,打造“一带一路”软实力建设的外宣旗舰。

  对于“一带一路”的政策与认知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应重点关注合作共赢。即“一带一路”的政策制定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原则,使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实现共赢发展。

  对于“一带一路”制度与治理问题,与会专家指出,“一带一路”虽是中国提出的倡议,但更应强调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来供给公共产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胡键指出,这些公共产品可以包括全新的国际投融资规则、全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全新的国际关系准则,通过这些全新的国际规则,“一带一路”倡议将成为亚欧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使之能够在亚欧地区发挥全新的整合作用。

  “这种新的整合方式,一是市场对接式,即不仅在中国内部消除市场体制机制的二元化现象和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现象,而且也在亚欧大陆地区消除这些二元化现象;二是利益嵌入式样,也就是通过加强合作,使欧亚地区各国的利益相互嵌入,从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和为维护和平、谋求发展的责任共同体,最终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胡键表示。

  在会议总结阶段,胡键表示,与会专家通过一天的研讨,对“一带一路”的软实力进行了多维度的交流,在思想的激荡中不乏新的观点、新的思想,积极为建设“一带一路”的软实力建设建言献策。同时,与会专家指出,要加强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海外形象塑造,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和社会秩序意识的教育引导,这些都是“一带一路”软实力最为直接的构成要素。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华社、解放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及上海市社联、上海社会科学院等近30家机构的50余名专家代表与会。

[责任编辑:康慧珍]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