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脱贫攻坚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2017-09-20 10:19 来源:贵州日报 
2017-09-20 10:19:15来源:贵州日报作者:责任编辑:秦超

  作者:冉光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扶贫工作,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主要包括共同富裕思想、民本为上思想、重中之重思想、精准精细思想、扶智扶志思想、社会合力思想、综合施策思想、机制创新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诠释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共同富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他要求,扶贫开发要始终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而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到2016年的4.5%,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显著改善。

  民本至上思想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时指出:“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改正,需要完备的就完备。”这些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倡导的“百姓口碑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民本思想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群众要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到共产党执政的获得感。

  精准精细思想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农村贫困问题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他指出:“扶贫开发要从过去的‘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他多次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精准精细思想,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体现,丰富和完善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

  重中之重思想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考察调研扶贫攻坚工作时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山西吕梁山区深度贫困问题时要求:新增脱贫攻坚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脱贫攻坚举措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分则力散,专则力全”。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签订责任状挂图上阵。他从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阐述了扶贫开发在我国“十三五”期间防风险、补短板、调结构中的重要性。这充分说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在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个重点。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既是思想方法也是工作方法。

  扶智扶志思想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山西吕梁山区深度贫困问题时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是内力、内因”“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他多次强调,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扶贫救困是政府应尽之义,但真正改变贫困状况主要靠自己。扶贫开发中,政府必须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搞起来,但也要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社会合力思想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是一个综合症,解决贫困问题单靠政府之力难以解决。脱贫攻坚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央机关、行业部门要加大行业扶贫的力度,在资金、项目、人员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投入。要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综合施策思想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要求: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搞清楚,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他多次强调,要因村因人施策。对于有劳动能力没有基础设施和产业的,通过发展产业脱贫,对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移民搬迁脱贫,对因学因病致贫的采取医疗救助和教育扶贫解决,对于无力可扶无可扶贫的老弱病残采取政府全部兜底保障。综合施策是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思想方法,是确保在脱贫攻坚中“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根本方法。

  机制创新思想

  201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让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不断好起来,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脱贫攻坚表彰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需要社会各方面真心帮扶,要不断改革创新扶贫机制和扶贫方式。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要有正确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完善规划,分类指导,找准突破口,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生态旅游则生态旅游,真正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使贫困地区发展扎实建立在自身有利条件的基础上。以创新精神推进扶贫开发,要加强脱贫攻坚的精细化管理,把各类资源和要素配置好、利用好,确保取得实效。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加强监测评估、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扶贫脱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秦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