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陶文昭:我们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2017-09-27 18:31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09-27 18:31:43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贝

  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的一间办公室,我们见到了陶文昭,他正伏案工作,心无旁骛,直到听见我们敲门的声音,他才抬起头来,微笑着起身迎接我们。他的办公室中书籍很多,但并不显凌乱,而是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柜里、摆放在办公桌上。

  陶文昭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陶文昭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开始留校执教至今。“我们那一代人跟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走来,对社会问题、社会发展变化很关心,同时又有些家国情怀,选择法学这条道路,也是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从而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吧。”他说。

  为更好地扩充自身知识储备,2000年,陶文昭去往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以前在书本上学到的内容转换为现实体验,这让我打开了眼界,也学会了用比较的视野正视国家间的发展变化。”回国以后,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潜心撰写了《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西方发达国家阶级结构的新变化》等重要论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文昭的学术研究也不断拓展,他主持的国家和教育部项目有10余项。同时,在重要学术期刊、报纸等共发表论文300多篇,“这在国内的学术界是很少达到的一个数字吧。”他笑着说,“以前雷打不动地保持着每个月至少两篇的数量,这几年任务变重了,但每年也要保证有二十余篇。”

  近年来,他主要从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治国理政的关键词之一,对此,他也研究颇深,撰写了《核心价值观:百姓日用而不觉》《在治国理政中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结合》等多篇专论。

  “最近几年,中国人的自信心有了极大地提高。”谈及中国的发展变化,陶文昭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巨大变化。“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的基础上的,没有国家的强大,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文化自信从何而来!”

  “传统文化这一剂良方现在依旧可以用。”面对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失德、失信、拜金主义等问题,陶文昭给出这样的答案。他认为,“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校正功能。”现今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中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过,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提供了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启示。“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绵延不断的原因。”他自豪地说。

  “实事求是”是陶文昭一直以来坚守的人生信条。“这四个字让我踏踏实实地做学术研究,也让我的家国情怀始终在内心跳动,并不断付诸于实践。”(光明网记者王营)

陶文昭:我们那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专家简介】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 思主义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年来主要从事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研究。主持国家和教育部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思想精髓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

  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所,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2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2006-2007为韩国访问学者。1996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主要著作有《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研究》《电子政府研究》《现代知识阶层与社会发展》《组织领导者》。

[责任编辑:李贝]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