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文化报记者
8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演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原创现代民族歌剧《林徽因》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成功上演。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参加“2017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的剧目之一。
歌剧《林徽因》以林徽因的生平为主线,展现了这位近代著名女作家、建筑学家在不同时期的形象,突出了她作为一位女性知识分子,对美好、真相及永恒的执着追求,表现了其美丽温婉的外表下知性、勇敢和独立的内心世界。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该剧集结了强大的主创团队:总导演田沁鑫、导演王婷婷、复排导演李利星;作曲金培达、编剧庄一、指挥周丹;演员方面,陈小朵、王晓青饰林徽因,高鹏、马添龙饰梁思成,毋攀、王杨饰徐志摩,吴涛、刘扬饰金岳霖等,可谓群星荟萃。
同时,该剧舞台更是运用多媒体手段,将中国古典建筑之瑰丽呈现了出来:在宫廷建筑与寺庙建筑的精粹集合下,勾画了“台基”“彩绘”“梁”“斗拱”“匾额”等中国建筑的殊美形态,铺陈出中国建筑之美。此外,该剧的咏叹调《莲灯》《一半》《请你相信我》等,歌词考究、旋律优美,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林徽因对建筑事业的热爱以及对美之信念的执着追求。
《林徽因》从创作到搬上舞台,历时两年多。剧院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创作环节,创作者也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情感,深入生活、汲取营养、用心创排、边演边打磨。此次演出之前,该剧已于今年4月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合成演出;紧接着作为“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又在云南、贵州、江苏等多所高校上演;5月回京后,该剧在保利剧院再次进行试演。通过多场演出打磨,《林徽因》的艺术品质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提升。此次亮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无论是演员表演、舞台呈现还是乐队演奏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得到观众与专家的广泛好评。
为了继续提升该剧,将其打造为本剧院的代表性精品,8月29日,中国歌剧舞剧院举行了歌剧《林徽因》观后专家研讨会,特邀各界文艺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林徽因》的提高出谋划策,使之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完善。讨论会上,有关人士纷纷表示一定要以“出精品、攀高峰”的决心,全力以赴打造《林徽因》,使之成为代表国家艺术院团形象、体现国家艺术院团水准、展现中国民族歌剧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
9月1日,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召集部分主创针对该剧的剧本、音乐、服装、灯光、音响、多媒体等方面再次进行了研讨。他结合研讨会上专家、主创以及部分观众的意见与建议,提出了多条修改意向,并表示要在该剧接下来的打磨中一一呈现。陶诚总结道:“歌剧代表着一个国家舞台艺术的高度和水准,是舞台艺术皇冠上的宝石,创作难度很大。歌剧《林徽因》从创排上演至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距离经典还有很大距离。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排导向。因此,《林徽因》一定要坚持从观众的角度和审美出发,在修改中不断完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要继续努力、精益求精,力求将歌剧《林徽因》打造成为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民族歌剧的代表之作。”(中国文化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