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2017-11-06 10:17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11-06 10:17:15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李澍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 董小君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

  绿色金融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是21世纪金融创新、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业竞争的制高点。国外绿色金融实践出现较早,1974年,前西德就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环境银行。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出台了“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并且,美国将金融机构的环境责任写进法律条款中,明确规定了贷方责任(lender liability)。标准普尔在评级时就充分考察 ESG 元素,即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欧盟于2004年颁布并实施了《欧盟环境责任指令》。并且,欧盟规定绿色信贷及证券化产品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英国为解决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引导私人投资大量进入绿色产业领域,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政策性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2010年,韩国政府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在该法中规定了促进低碳绿色增长的一系列措施。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意味着我们将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高度。一方面,符合全球绿色转型大趋势。当前,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实现低碳转型已上升为全球性问题。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金融体系与可持续发展之统一》报告,融资仍然是当前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发展绿色金融的意义在于为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绿色转型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是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桥梁。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生态失衡等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绿色金融是金融业和环境产业的桥梁。但发展绿色产业,我国目前存在着巨大资金缺口。据测算,中国绿色产业的年投资资金需求在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财政资源只能满足10%至15%绿色投资需求。这意味着,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是必然的选择。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实践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缺少绿色金融评估体系是最大的掣肘。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大都建立了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系统。如花旗银行设立了环境与社会政策评估委员会,建立了覆盖所有银行业务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在扩展赤道原则的实施范围的同时,提高了实施标准。汇丰银行将赤道原则融入信用风险管理中,根据分类和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提供融资及融资的额度。日本瑞穗银行,对项目融资和银团贷款制定符合赤道原则的工作流程和指标体系。

  我国目前金融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还未能建立起统一和清晰的环境评估标准,已有的绿色金融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绿色金融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可以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环保部等部门联合牵头研究并确定绿色评级标准和方法,由评级公司对企业和项目进行绿色评级。方便金融机构获得企业或项目的环保信息,以确保绿色金融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责任编辑:李澍]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