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带一路”助力打造更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

2017-11-15 11:06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11-15 11:06:59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蒋正翔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研究院研究员 陈菲

  中国与老挝山水相依,友好情谊源远流长。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两国风雨兼程、携手同行,在两党两国历届领导人的精心培育和大力推动下,中老传统友谊经受住了时代变迁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历久弥坚。进入新时期,中老友好更是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拓展。高层往来日益密切,党际交流持续深化,政治互信愈加稳固,经贸合作更具活力,民心交融越发深入。

“一带一路”助力打造更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老挝是一个神秘有魅力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容易被遗忘和忽视的国家。一方面,目前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的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客源国。去年中国与东盟双方人员往来突破3800万人次,现在每周有2700架次航班往来于中国与东盟。另一方面,去年中国有高达877万游客赴泰国旅游,却只有55万名游客选择到老挝旅游。制约中国游客选择老挝作为目的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老挝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阻碍了老挝旅游业的发展;二是老挝经济相对落后,许多机构甚至将其称为“亚洲最贫穷国家”,这导致游客对老挝产生负面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早在2013年,老挝就被欧盟理事会评为“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

  按照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标准,老挝属于低度开发国家或者贫穷国家之一。老挝虽然相对贫困但并不贫瘠,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家,总面积不到24万平方公里,只有云南省的三分之二,人口不到700万,约是云南省的七分之一。虽然老挝是东南亚唯一没有出海口的国家,但是老挝区位优势突出,它是陆路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路程最短的国家。老挝也期待,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互联互通,将老挝建设成连接周边国家的枢纽。老挝希望完成由冷战时期“缓冲区”到新时代“十字路口”的华丽转身。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可以完美地实现战略对接,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同老挝社会发展“八五”规划也是高度契合。随着中老铁路全线开工,承载着老挝人民发展梦想的交通大动脉正逐步变为现实。中老铁路肩负着把山多路少的老挝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战略使命。老挝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中国在资金、技术、人才、经验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中老铁路将提升老挝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老挝的经贸投资环境,进一步推动两国的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将中老两国紧密连接起来,也将两国发展战略和未来构想融汇成一体。“一带一路”倡议为老挝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乐观的、崭新的、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中老两国是好邻居,也是好朋友、好同志和好伙伴。对于新时代中老关系的发展目标和道路选择,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关键的四个思路和方案。第一,中老两国要加强战略沟通,打造互尊互信的命运共同体;第二,中老两国要深化战略对接,打造互帮互助的命运共同体;第三,中老两国要拓展务实合作,打造互惠互利的命运共同体;第四,中老两国要扩大人文交流,打造互学互鉴的命运共同体。习主席说,“同样的使命,共同的梦想,恰似纵贯中老的澜沧江-湄公河水,把我们的前途牢牢相系,将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这或许就像老挝谚语描述的一样,“同饮一井水,同走一条路,清水能解乏,真心换友情。”中老两国正携手同行,共谱美妙新乐章。相信“一带一路”将助力打造更具内涵,更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

[责任编辑:蒋正翔]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