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鹤龄 苗 青
11月2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张老师像往常一样来到内蒙古新华书店图书大厦里看书,这几乎是张老师退休后雷打不动的习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天,书店工作人员告诉他,只要办一张“鸿雁悦读”读书卡,就可以把书借回家,读完后还回书店即可。
“正好带着身份证,我立刻办了一张100元押金的卡,借走了正在读的书。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真是太方便了。”张老师开心地说,“现在整个新华书店都是我的图书馆,想看的书可以免费借阅,这对我们爱看书的人来说是福音。”
“鸿雁悦读”于11月初试运行,1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是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策划,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联合推出的一项惠民阅读举措,也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图书馆书店一体化、选书购书人性化、借还图书便捷化的现代图书借阅模式。通过图书馆与书店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可以满足读者的看书需求,方便读者就近借书还书,而且所有图书都是免费借阅的。
“ 一卡在手,想读什么书都有”
在图书大厦的自助办卡机前,不时有读者前来办理“鸿雁悦读”读书卡。读者持本人身份证,在自助办卡机上录入信息,不到3分钟就可以办理一张读书卡。读书卡的押金分50元、100元、200元三档,分别可以一次性借阅1本、2本、3本书。
本打算随便来书店逛逛的王树天在听了工作人员介绍后,当即办理了一张读书卡,并选了3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借走。他说:“以前每个月花在买书上的钱得上百元,很多书读完了不需要收藏,基本都转赠他人了。现在可以免费借阅,还能读到最新的书籍,真的太方便了。”
新华书店图书大厦书城经理李燕介绍:“自从‘鸿雁悦读’计划试运行以来,我们书城的自助办卡机上每天都能办出十几张借书卡,周末每天能办出30多张。很多老顾客特别感兴趣,一些想看的书现在都毫不犹豫地借回去阅读,还书也方便,图书馆、各个新华书店书房都可以还书,读者反响特别好,都说自从办卡以来,他们的阅读量大大提升了。”
“鸿雁悦读”带来了借阅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新华书店只能买书、图书馆只能借书的旧模式,为推动全民阅读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尝试。
“鸿雁悦读”通过“图书馆+书店”模式,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及各新华书店设置借阅网点,市民可以利用最短的时间、在最便利的条件下借阅图书。同时,搭建图书馆、新华书店、出版社的动态服务系统,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三方共享数据、共享需求、共享渠道,实现在图书业务、借阅、阅读活动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馆长张浩如说:“我们形成了以市图书馆为中心馆,旗县区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村(社区)图书室为分馆的总分馆模式,建立起覆盖全市、城乡一体、功能完善、资源共享、管理规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该体系为支撑,读者成了图书馆的主人,图书的选择和部分图书的采购权也交到读者手中,图书馆负责买单,这将从根本上打通市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全民阅读良好习惯和氛围的形成。”
11月21日,选书委员会成员来到新华书店图书大厦进行线下选书。78岁的樊锦章是呼和浩特市商贸旅游学校的退休教师,他说:“退休后,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里度过,却头一次听说让读者来选书。”受邀成为选书委员会成员后,樊锦章非常高兴,他说,过去都是图书馆进什么书读者看什么书,现在图书馆让读者做主选书,非常人性化。樊锦章深感责任重大,在图书柜台前一本一本仔细翻看,寻找心仪的图书。
相较而言,敖佳璐就轻车熟路多了。她也是因为酷爱泡图书馆而加入了选书委员会。“我比较关注新书信息,总想第一时间看到新出版的图书,但在图书馆很难第一时间读到新书。可现在,我们看到新书信息就可以第一时间推荐,图书馆或书店当即采购。我需要收集和了解更多读者的阅读倾向,更好地帮助图书馆选购图书。”敖佳璐说。
按照传统,图书采购权往往掌握在图书馆和书店工作人员手中,读者虽有建议权,但从发起建议到实现采购的周期比较长,对于有急需的读者来说非常不方便。此外,一些新上市的畅销书往往需求量大,图书馆采购并不及时。
针对这些问题,图书馆和书店将部分采购权下放给读者,推出了三种选书模式:
一是图书馆与线上书店合作开展线上图书快借服务。读者通过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或手机APP查询馆藏后,在网上商城下单“买”书,由快递员将书送到读者手中,读者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阅读后将书还到就近的总馆或分馆即可,全程由图书馆买单,读者免费阅读。
二是成立选书委员会,定期组织选书委员会成员采购图书。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图书供货商提供的信息等,图书馆接收出版动态和供货商的新书信息;分析门店的销售、借阅大数据,自动推送采购图书品类及品种建议,以此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合理使用购书经费,提高馆藏图书质量,建立有特色的藏书体系,同时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图书馆建设中,为馆藏建设建言献策。
三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选书。通过手机APP、微信、网站等新媒体手段,搭建读者荐购模块,与图书馆开放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相连,提供荐购目录、自定义荐购功能,实现读者线上荐书、借书服务。读者按要求填写提交后,图书馆采购人员即可从后台看到并进行处理。
“仅仅运行了几个月,我们就感觉到巨大的变化。”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丁毅说,“过去我们担心书不够,现在书多到放不下。读者想读什么书,书店就进什么书,图书馆也就有什么书。这种新的选书方式,让读者‘一卡在手,想读什么书都有’,真是颠覆性的变化。”据了解,过去图书馆从选书到上架需要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现在共享机制建成后,图书馆第一时间就能拿到书店的新书并实现借阅,采购效率显著提升。
另一个变化是流通率提高。“过去读者想看、爱看的很多书在图书馆找不到,图书馆采购的书读者又不一定爱看,这种供需不对称是各级各类图书馆普遍存在的矛盾。”张浩如坦言。
当今读者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多元化、随机化,而图书馆提供的图书多是依赖采购馆员的主观判断,无法精准把握读者需求,造成资金和空间的浪费,图书馆服务效能无法提高。
据统计,自2017年“鸿雁悦读”计划运行以来,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图书流通量达9.8万册次,比2016年增长了一倍多。
可以说,“鸿雁悦读”计划的实施把新华书店变成了“图书馆”,新华书店的海量书籍有效补充了图书馆馆藏不足的问题;对图书馆而言,“鸿雁悦读”计划利用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实体与虚拟共享空间,集成整合网络资源,从而提高了读者的阅读量及图书馆馆藏书籍的借阅率,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
延伸网点让借阅方式更灵活
“鸿雁悦读”计划是呼和浩特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新性亮点工作之一。该计划的实施需要实现全市图书资源的“五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调配、统一标准、统一服务,这不是图书馆和书店简单的合作,而是需要诸多软硬件设施的匹配,为此,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从今年年初就开始筹备,前期经过文化部专家多次论证,终于在11月23日正式运行。
在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指导下,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首创“图书馆+书店+市民办事大厅”联动服务体系,与新华书店深度融合,形成资源共享,最终达到共同服务读者的目的。
这一举措的出台并非偶然,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兰毅说:“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我们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探索公益性文化机构与营利性文化企业深度融合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就要有效利用公共文化设施。“鸿雁悦读”计划分为城区计划和城乡联动计划两部分,城区计划从启动之日至2017年底,实现市区内公共图书馆、新华发行集团网点、市民办事大厅共25个网点联网;城乡联动计划从2018年初至2018年12月底,逐步实现9个旗县区政府城关镇、公共图书馆、新华发行集团网点、市民办事大厅网点联通,2018年7月至12月实现有代表性的乡镇(街道)、村(社区)网点全部联通。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异地借书、还书。比如你在武川借了书,到清水河、新城区都可以还书。”兰毅说,“现在市政府的购书经费已经到位,全市的图书网和新华书店的发行网也已经联网成功,可以说我们的技术端已经准备就绪,合作双方的人员也已进行过数轮培训,从目前试运行的情况看,我们有信心通过‘鸿雁悦读’计划打造出一流的阅读模式,并把它发展成‘呼和浩特模式’。”
的确,灵活的借阅方式后面,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网点铺设。而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新华书店体系深度融合,是“鸿雁悦读”的亮点之一。
在“鸿雁悦读”计划中,呼和浩特市的所有新华书店都成了呼和浩特市图书馆的强大“后盾”,市民可到邻近的新华书店网点进行借阅。通过与新华书店的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解决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网点数量少、图书资源不足的局限,实现了图书馆服务覆盖面的最大化,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便捷的图书馆服务。
“鸿雁悦读”计划也改变了新华书店只能买书的历史,将书店卖书与图书馆看书的功能合二为一,并在管理上做出了一系列调整,包括设置专门的阅览区,改善阅览环境,引导读者爱护图书等;同时,借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独立书店的做法,增设咖啡厅、奶茶店等消费项目,增设创意文化产品展销专区,合理增加图书阅读之外的收入。这些措施一方面盘活了传统书店经营方式,提升了书店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舒适、方便、优雅的借阅环境,提高了读者的满意度,实现了图书馆、书店与读者之间的共赢。
“书店与图书馆的深度融合,改变了人们对书店只能卖书的印象,新华书店在开展公益服务的同时,自身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图书大厦经理助理贾岩说。
在借阅方式上,“鸿雁悦读”计划做出了大胆创新,灵活的借阅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
有了“鸿雁悦读”读书卡,读者可以享受到许多新颖的借阅方式。首先,持有读书卡的读者,可以在全市10家公共图书馆、已纳入总分馆体系的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图书室借阅图书。同时,读者还可以在包括中山西路图书大厦、摩尔城城市书房、金蓝港城市书房等12家位于呼和浩特市区的新华书店书房以及呼和浩特市周边旗县的5家分店借阅图书。
目前,呼和浩特市市政服务中心和全市4个区的政务服务大厅都分别设有1台图书自动售借机,每台售借机都各有200多种图书可供读者借阅。而下一步,这样的售借机将在全市企事业单位、社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全面铺设。
流动服务车借书是图书自动售借机的补充。目前,全市新华书店有9台流动服务车,加上全市公共图书馆的9台流动服务车,共18台流动服务车活跃在呼和浩特市的社区、旗县、乡村,使偏远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国家文化惠民的红利。流动服务车选择不同的图书进行展览,极大地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阶层读者的借书需求。流动服务车每半个月定时定点走进旗县、乡村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并尽量保证乡村地区图书种类丰富、定期更换,从而使读者能便捷享受到丰富的图书资源,有效解决了读者花时间去网点借书的麻烦。同时,读者在家门口借到书后,流动服务车还能将需要归还的图书集中收集后统一归还,从而有效解决了读者的还书问题。
“鸿雁悦读”计划正式启动后,呼和浩特将在全市及周边旗县、村镇的各社区文化室、书店、图书馆、咖啡屋、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场所投放“阅读共享书箱”。各个投放点的书籍定期更新,每周巡查一次,查看书籍是否有遗失、损坏,做到及时修补更换。为了检验和延伸共享阅读活动的效果,每本图书都会附上一个微信群二维码,阅读这本书的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共享阅读群,与其他读者分享读书感受。此外,新华书店还将派专人管理共享阅读群,追踪阅读效果,并组织线上线下阅读分享交流活动,从而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互联网时代“以书会友”的便利,让阅读成为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
针对中小学生,“鸿雁悦读”计划还推出了校园书屋服务项目。内蒙古新华书店在呼和浩特全市共设有9家校园书屋,这些校园书屋以社会效益为重、以构建书香校园为目标,为学生提供借书服务。借助校园书屋的力量,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阅读好书;同时,校园书屋“小手拉大手”的主题让学生引导家长共同读书,也为营造亲子阅读、家庭阅读的良好氛围贡献了力量。
借助遍地开花的图书借阅点,呼和浩特正在编织一张涵盖全市各个角落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系统的搭建,正在形成中的现代图书借阅模式都极具自治区首府的特色。为营造以读者为主的全民阅读氛围,呼和浩特通过效能的创新,正在积极地努力。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助力全民阅读
“鸿雁悦读”计划不仅局限于图书借阅,开展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而助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才是其根本目标。政府要做的不仅是鼓励市民读有形之书,而且还要鼓励市民广泛参与文化交流活动。据了解,“鸿雁悦读”计划将通过完善便捷的借阅体系、全面系统的选书方式,真正做到使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发展的成果,从而有效助力“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文化氛围的形成和“书香呼和浩特”的打造。
5月14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作者郑春华与青城区小读者的见面会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举行。见面会上,郑春华与小朋友面对面交流,共同体验阅读的快乐,分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故事情节及创作经历。
像这样的文化讲坛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几乎每周,呼和浩特的图书馆、新华书店等都会有名家讲座。比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伍剑的公益讲座《用阅读品质打好童年的“精神底子”》,著名学者李稚田的公益讲座《新时期需要诗的激情》,著名军旅作家丁晓平解读《你不知道的另一半二战史》……通过专家、学者、创作者与读者互动碰撞、双向解读来进行文化普及,通过挖掘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实际指导意义,来实现以人为本、文化共享。
6月3日,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和樊登读书会内蒙古分会联合举办的全民阅读促进活动“我是讲书人”国际讲书大赛呼和浩特赛区启动仪式举行,活动在“读好书、求甚解、乐分享”的主题下,为呼和浩特市营造出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
6月27日,呼和浩特市图书馆在敕勒川绿地小学举行了“让阅读落地开花”——呼和浩特市图书馆敕勒川绿地小学分馆挂牌仪式暨“2017我最喜爱的童书评选”呼和浩特地区启动仪式。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共有10所小学参与此项活动,呼和浩特市图书馆采购了30种近6000册童书送进学校里,共有近2万名学生参与到此项活动中。呼和浩特市图书馆还为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办理借书证,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
借助“鸿雁悦读”计划,呼和浩特展开了包括青城文化讲坛、“鸿雁”大讲堂等一系列活动。一场场精彩的讲座让市民与文化同行,体会人生、感悟生命。与此同时,图书馆和书店还开展“鸿雁”传书、“鸿雁”手书展览、“草原朗读亭”等文化交流活动,为市民搭建读书交流互动平台,使阅读成为“共享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文化活动让市民在节假日有了好去处:年轻家长带孩子出门接受文化的熏陶;青少年从手机、电视、电脑的牵绊中解脱出来;老年读者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开阔了视野,摆脱生活琐事的桎梏,使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7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文化法律制度体系,为明确政府责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呼和浩特市“鸿雁悦读”计划的实施,正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具体体现。
呼和浩特市将人民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着力建立和完善全民阅读长效机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