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伦兵
从2007年到2017年,国家大剧院即将迎来它十岁的生日。十年,这座圆形的建筑,守候在天安门广场一侧,彰显着“天圆地方”的传统文化内涵。
圆若苍穹,孕育着中国艺术思维和艺术理念。十年,国家大剧院从无到有,将中国经典舞台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但这座具有时代精神的北京文化“新坐标”依然在寻求着新的突破:在艺术上的跨文化融合,在人才上的复合型培养。
戏剧场之融:走向跨文化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以中国红为主色调,真丝墙面烘托出传统热烈的气氛,主要上演话剧、现代舞、地方戏曲等。戏剧场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共有1036个席位。十年间,中国戏剧艺术浓缩在这方寸舞台,温润心灵、启迪思想。对于国家大剧院来说,在这个方寸之地培养自己的戏剧队伍以及探索跨文化融合,成为了新的追求。
启动,2009
《简·爱》是国家大剧院自制的首部话剧,那年是2009年。演员袁泉是女主角,她天天来剧院排练,把剧场上上下下走了个遍。在后台,袁泉还有个非常喜爱的化妆间。她说:“对这个剧院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那是源自《简·爱》的。从排练到演出,我了解熟悉了这座剧院,熟悉了排练厅、戏剧场舞台的每一寸空间。”2013年6月,《简·爱》第九轮演出,袁泉再次担纲女主角,她说:“在大剧院演出时,我觉得就像是简·爱回家了。简·爱是上天赐给我的礼物。”
也是在2009年,国家大剧院开始了它的原创之路。著名编剧郑天玮说,2009年,国家大剧院向她约稿,创作话剧《王府井》。郑天玮在王府井大街旁边租了一间房子,几年来她经常穿梭王府井大街,看这条街上人来人往,听小商小贩的吆喝叫卖,像寻觅猎物一样四处寻找素材。2015年《王府井》出炉,郑天玮感慨:“这部戏是在国家大剧院的平台上呈现出来的中华民族过去的100年。”她惊叹于大剧院管理层的决策魄力,感动于工作团队的创作精神。
改变在细节
从参演国家大剧院试演出期间的大戏《茶馆》到主演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风雪夜归人》,人艺的冯远征从大剧院建设伊始就一直关注它的发展。
2012年,冯远征作为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风雪夜归人》的主演再次走进了大剧院。他发现与第一次来时完全不同,管理更专业,排练区域用色块区分,再也不会像迷宫一般。投入排练之后,他看到每一个小细节、小改动都会被工作人员记录在案,整个团队对创作都非常认真。“剧目制作上非常规范,这样的建制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所有人员的分工都很详细,你只要找对负责的人,问题就能够立刻得到解决。这里真不愧被唤作‘国家大剧院’。”
信心源于开始
自话剧《简·爱》以后,国家大剧院着眼在戏剧创排之路上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为此后成立一支驻院戏剧演员队创造时机和条件。2016年7月28日,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成立,成为继合唱团、管弦乐团、八重奏后的又一驻院专业艺术团体,并特别邀请著名演员濮存昕担任艺术指导。
濮存昕说:“我们演员来自四面八方,各有特色。怎么把他们归在一起,成为有系统、有训练状态的剧团,一年多时间还很短,虽然还有些生涩,但是我们开始了。信心源于哪里?源于这一年我们的经历,我们开始了,因为有了开始,所以可以继续。”
演员赵岭说,决定报考戏剧演员队,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舞台。他在演出国家大剧院制作话剧《李尔王》时谈到,“李六乙导演带领我们充分研读了剧本,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新的表演理念。濮存昕老师是艺术指导,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跟濮老师同台合作。我们看到了与老师之间的差距,这也促使着我们继续努力跟进。”
一年多来,国家大剧院戏剧演员队凭借出色表现不仅获得了艺术家们的认可和称赞,同时也在高强度、高质量的排演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呈现更多精彩作品的同时,戏剧演员队还参演大剧院制作的其他剧目,并积极参与下基层与进校园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
探索跨文化融合
国家大剧院开幕运营十年来,在“歌、乐、舞、剧、戏”各艺术门类的剧目制作和演出策划上潜心钻研、不断积累,创立了多个卓有成效且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艺术品牌。2015年开始的“国际戏剧季”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首个专属于戏剧门类的艺术品牌。国际戏剧季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大批在东西方戏剧领域具有不同特色、体现不同审美的艺术精品。
国家大剧院戏剧艺术总监徐晓钟说: “国际戏剧季首先是为我们的观众提供近距离欣赏当代舞台艺术面貌,学习吸收世界戏剧文化财富的机会,同时还提供了展示国际戏剧发展状况的舞台,帮助我国的戏剧家们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来探索戏剧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文/本报记者 郭佳
幕后之能:人才复合型
推开歌剧院环廊挂有“后台区域”标识牌的门,你会看到地面上用色块区分不同剧场的后台区域,黄色代表歌剧院,蓝色代表音乐厅,红色代表戏剧场。后台区域直通各剧场舞台侧台。一次次大幕开启,一声声BRAVO的背后,有这样一支精益求精、默默奉献的幕后团队。他们历经十年实践,快速成长为职业的剧院管理者。
从实习生到“舞监”
12月21日晚7点,国家大剧院原创史诗歌剧《长征》迎来第三轮演出的首演,6点30分,观众正在陆续进场的时刻,歌剧院的后台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灯光再次确认!”舞台监督李根实对着密密麻麻的舞台提示本、通过对讲机再次对舞台设备进行逐一检查。在业内术语中,这项工作被称为“叫CUE”。
李根实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2009年,他来到国家大剧院实习,《山村女教师》是他参与的第一部大剧院歌剧。8年来,他已在40余部国家大剧院制作剧目中担任舞台监督。
李根实介绍说:“一个歌剧监督本子有三四百页。本子分两部分,一边是乐谱,另一面是空白页,空白页分成两栏,左边写CUE,也就是我们要发出的灯光、机械、催场等指令。右边标注着每一个指令的具体内容,甚至什么时候把桌子搬过来,这是舞台监督需要用到最重要的文字本。”
“好的舞台监督就是剧目制作的润滑剂。”李根实为每部剧目积攒下“演员上下场时间表”、“场景分解表”、“开演检查清单”等10多类、多达几百页的数据。他自豪地说,“有了这些资料,复排剧目时,就算舞台监督不是我,也能一轮一轮顺利演下去。”
从白猫到“灰猫”
国家大剧院舞美设计丁丁在歌剧《金沙江畔》设计过程中,从海量的历史资料和赴云南采风时看到的历史遗迹、雪山峡谷中汲取创作灵感,将红军艰难跋涉与高原自然环境的“质感”呈现给观众。这个2011年入职的“80后”从舞美设计助理做起,短短四五年的时间便成长为经验丰富、独当一面的舞美专家。
丁丁的爱人战梦珊同样是大剧院的一名员工,两人结缘于剧目的制作过程中。2012年丁丁接手歌剧《漂泊的荷兰人》的舞美项目,当时丁丁对背景墙不够满意,亲自在舞台上补景,导演突然叫他,他把颜料放下就走,哪知他身后的舞台已经下降了3米多,他一下子就跌落下去,摔断了腰,打了钢板在家整整躺了一年。大剧院领导和外国设计师都非常关心他,战梦珊作为翻译不断做沟通工作,他们的感情也在忙碌的工作中一点点建立起来。战梦珊说现在一进家门就知道两人手里有没有项目,没项目时家里的猫是白色的,有项目时猫是灰色的,因为忙起来根本没时间收拾家,好在他们都是生活简单的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很充实也很满足。
从“惊着”到平静
12月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歌剧《法斯塔夫》,国家大剧院的装台技术把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舞台技术人员给“惊着”了。装台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委派了一名工作人员来京协助。舞台技术部部长管建波说,其实在装台之前,舞台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就已经拿着图纸和资料对装台细节进行了反复测算,“奥地利的工作人员原以为我们会是恍然大悟的表情,但其实我们看到这些照片时反应都很平静,这让他非常震惊。”
原来,大剧院每年都会有针对性地安排技术培训或外派学习。2015年4月,大剧院首次开设舞美学员队学习班,学员分为舞美制景、舞美绘景、道具、服装、化装、灯光6个专业,目前已有29位学员结业。
从艺术到管理
“既懂艺术又擅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支撑剧院各项产品与业务链条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员一方面掌握歌剧、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某一艺术门类领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具备艺术生产和创作、传播和推广、营销和管理某一环节的专业技能。如演出部的音乐项目人,兼具音乐学知识、演出经营才能、谈判能力、财务和法律知识;艺术资料中心的歌剧电影制作人,既有歌剧知识,掌握电影制作流程,还具备拓展海外发行渠道的能力。”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琦介绍,“人才战略”是国家大剧院建立之初就确定的“三大战略”之一,是成就大剧院事业的重要保证。
目前,大剧院的17大系统、24个部门及其下设的124个科组中拥有的工作人员涉及118个专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中70%以上拥有外语等级认证,涉及英、法、德、意等多个语种,可以说是凝聚和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剧院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这支年轻的团队使得大剧院成为表演艺术领域的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