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凝聚青春力量

2017-12-28 10:46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7-12-28 10:46:11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郑芳芳

  《国家宝藏》首播即赢得了大批年轻人叫好,第二集依然好评如潮,豆瓣评分高达9.5,在年轻人、二次元们扎堆的B站,热度也一直不减。不少家长把《国家宝藏》列入必看节目,陪着孩子收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国家宝藏》成为了爆款综艺?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样的严肃课题?未来此类文化节目应如何借鉴发展?光明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恒军。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凝聚青春力量

  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国家宝藏》找对了关键

  文化传承是对文化继承、传播和创新的过程。这一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努力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诸多群体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青年群体是传承文化的中坚力量。

  找对关键才能做对题。《国家宝藏》意识到了青年是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总制片人吕逸涛表示,“这是一档追寻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节目,但它并非老气横秋,而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节目。”它通过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讲述方式来解构文物,“让年轻人与文物产生情感的共鸣,爱上文物,爱上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青年时尚独具特征,《国家宝藏》抓住了眼球

  青年时尚的现代特征包括流行性、新异性、科技性、消费性、异质性等。作为一种追求品味的时尚,青年时尚的品味实践需要各种适宜的载体,承担着青年的自我呈现功能。《国家宝藏》的出现,避免了青年群体日常生活的单向度,让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更加饱满,自我体会更加丰富。

  抓住眼球才能抓住心。《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首先在于尝试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节目中既有纪录形式的讲述,也包含综艺性质的演绎。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将它定义为“纪录式综艺”,打造“能够跟所有人相亲近的外在”的节目,让更多年轻人走进一个高端领域。

  此外,《国家宝藏》之所以成功,更在于其新异性——恢弘大气的开场视觉设计;科技性——现代感与科技感完美结合;异质性——个体在时光穿梭中体味充满文物的厚重感;消费性——在于舞台、音乐、主持人、守护人都亮点满满;流行性——采用了情景剧这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演活了”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青年追求新潮充满创造力,《国家宝藏》开出了新路

  要将传承文化的口号落实到实践之中,青年任重道远。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的践行者,内心认同是基础。只有内心接受和认同,才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文化传承中来。

  开出新路才能开创新局。当下,“90后”“00后”日渐成为现代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多以独立、新潮、现代化和充满创造力的面貌示人。《国家宝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不断感知、领悟、接受和认同优秀文化的平台。于蕾说:“节目播出之后,如果大家都为自己能够了解国宝的过去和现在,而骄傲自豪,大家都想走进博物馆。这就是《国家宝藏》最大的成功。”

  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国家宝藏》打破文物的“静”,让其成为有生命、有温度、有故事、有性格的存在,让其带来生动、流动和撼动,这才是真正意义的文化传承。在《国家宝藏》的带动下,众多网友均参与到制作乾隆表情包等活动中,无疑激活了青年参与文化传承的热情。

  总的来说,《国家宝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将引领文化传承的新方向。

  (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郑芳芳]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